第114章 正文结局(4)(第2/4页)

天知道这份离婚协议书让陈洛如有多心碎,她需要一个解释。

孟见琛并没有解释,而是问道:“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留在国外?”

“我担心你啊。”陈洛如觉得孟见琛问这种问题很奇怪,她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丈夫身陷囹圄呢?

孟见琛伸手捏了捏她的脸,说道:“我还用得着你担心?”

陈洛如困惑地眨眨眼,如果不是她搜集了一堆线索证明曾先生有重大作案嫌疑,孟见琛现在还羁押待审,怎么这会儿说得云淡风轻?

“这件事没那么简单。”孟见琛道。

临床事故只是整个阴谋的冰山一角,对方图谋的东西比孟见琛最开始想象的要多得多。

正因如此,他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来摸清背后水深水浅。

对方在短期内连续出击,至少说明了两点。

一是时机成熟了,二是时间不多了。

孟见琛被有关部门带走,令他们在短期内达成预料之外的目的,这是为了放缓对方的节奏,为自己争取更多时间。

闲杂人等在此期间不能和孟见琛接触,这也是对他最好的保护。

然而,只因这一件事不能关孟见琛太久,否则不合常理。

孟见琛偏偏要用“不合常理”的地方来做文章——让有关部门给他安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对外不公开,只说此案仍在调查中。

孟见琛的怀疑名单在排查之后缩小到个位数,接下来,他得一个一个想方设法来试探。

有些怀疑对象被有关部门请来“协助调查”,比如说财务部门的某位负责人。

对方告诉该负责人,经调查京弘生物涉嫌财务作假,骗取国家财政补贴,问他对此事是否知情。

有一些怀疑对象,是孟祥东单独约谈的,比如说公司某位副总裁。

还有一些怀疑对象,是孟见琛亲自出面盘查的,比如说章以旋——理由是他要和陈洛如办理离婚手续。

如果孟见琛的表现得过于淡定,对方会一直保持警觉状态。

可要是他连陈洛如的后路都考虑好了,那事态就很严重了。

他在和章以旋谈话时,暗示现在情况不好,他需要公司法务部门的全力协助,并且隐约透露一两个可能出问题的地方,相关部门如果查到会比较麻烦。

章以旋精通法律,即使孟见琛语焉不详,她心里也应当清楚这些经济犯罪罪名一旦成立,孟见琛可能会面临十年左右的有期徒刑。

陈洛如那么年轻,孟见琛不能耽误她。

一个深爱妻子的男人做出这样的决定,背后必然有不得已的理由。

然而,这些莫须有的罪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早已布好陷阱。

只要谁认真去查,就会查到一堆真实的“假证据”。

到时候,如果哪个问题被放大做文章,那么这条潜伏在深处的鱼就上钩了。

另一方面,临床医疗事故发生以后,京弘股价连续多天下跌,此时却有几家投资公司开始在二级市场大量收购京弘的散股。

这些注册地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公司,注册时间都在一年以内,在此之前没有太多业务,现在却斥巨资收购被市场看空的京弘股票。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些公司极有可能是幕后黑手在操控。

孟见琛并没有向陈洛如说太多细节,只是三言两语透露出这件事背后水很深。

陈洛如听得云里雾里,她问道:“所以你一开始就知道曾先生有问题?”

孟见琛微微颔首。

陈洛如:“……”

靠!狗男人!

亏她查到线索以后还沾沾自喜,原来她这大半个月都是白忙活!

她的眼泪都白流了!

知道孟见琛出事以后,陈洛如又急又伤心。

可是孟祥东都摆出一副束手无策的模样,陈洛如当时以为全世界只有她能救孟见琛了。

谁知,孟祥东这样做是因为胜券在握,而陈洛如是真情实感地当了真。

要怪只能怪她对孟见琛爱得太深,爱情给了她盲目的勇气。

陈洛如:“给我笔。”

孟见琛:“什么笔?”

陈洛如怒嗔道:“我要签字,我要跟你离婚!”

孟见琛:“……”

孟见琛:“离什么婚?”

陈洛如:“你不是要跟我离婚吗?现在就满足你!”

孟见琛伸手去夺那份离婚协议书,陈洛如却眼疾手快地把它藏到枕头底下。

孟见琛哄她道:“乖,不离婚。”

“你现在知道着急了?你要跟我离婚也就罢了,你居然还让那个女人来给我送离婚协议书?”陈洛如双手叉腰,愤愤然道,“你是不是想活活气死我,好把分手费都省了?”

“婠婠,”孟见琛搂住像小刺猬一般炸毛的陈洛如,在她耳边低语道,“我错了。”

“你怎么赔我?”陈洛如很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