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陈阿娇(第6/6页)

刘彻这么一折腾,倒是觉得自己出了一口恶气,但是,消息很快就已经传到了长乐宫,王太后暴跳如雷,当即也直接传召刘彻,刘彻回到自个宫里,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呢,长乐宫的宫人就低着头过来,小心翼翼地传达了长乐宫的意思,顿时,刘彻愈发不满起来,不过,即便是不满,摊上田蚡这件事,长乐宫的意见,他还真的不能不听。

刘彻虽说对田蚡不满,还没有不满到非要杀死田蚡的地步,他想的是是不是可以让田蚡以爵位抵罪,但是很显然,王太后就算是这一点也不愿意。

刘彻这边才一到,王太后就劈头盖脸地说道:“彻儿,你是皇帝,一国之君,竟是连你舅舅都护不住吗?我如今尚且还在,你那些臣子就敢作践我弟弟了,等到哪一天我死了,是不是你两个舅舅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被王太后这么一说,刘彻怒气更是上来了,他直接说道:“母后,田蚡当庭杀人,这就是死罪,我若是不吭声,回头朝堂上头,谁还敢来上朝!”

王太后却是蛮不讲理:“你是皇帝,难道这点主张也没有吗?你要是早点开口,不许叫那些人弹劾你舅舅,又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皇帝还在呢,一帮子大臣就敢弹劾国舅,这就是跟皇帝你作对!你要是哪一天不在了,一个个岂不是都敢坐到那个位置上头去了!”

王太后显然是在偷换概念,但是,刘彻却不可能随便就被王太后忽悠了!祖制这种东西,真不是随便就能糊弄过去的,虽说这些年来,当年高祖皇帝定下来的许多规矩都已经被践踏得差不多了,但是呢,这约法三章的规矩却一直延续了下来。最重要的是,以前的时候,那些公卿列侯哪怕杀了人,但是一般情况下呢,也不会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就算被揭露出来了,也有人顶罪,再者说了,正常情况下,朝臣想要杀自己的对头,往往都是采用一些政治上头的手段。就像是当年,晁错与袁盎不对付,袁盎趁着吴王刘濞造反的关头,算是逼着先帝腰斩了晁错。

朝堂上的杀人,正常还是遵循一定的规则的,像是张汤杀颜异,直接发明了一个腹诽的罪名,南宋杀岳飞,也得有个莫须有呢!当庭杀人的事情不是没有,但是,你得有个正当的理由。像是田蚡这样的,就因为别人弹劾了你,你就杀人,这种事情,放到哪里也说不过去。就算是三国时候,董卓弄权,遇到这等事情,也只会是大手一挥,然后呢,西凉兵就将人压下去了,等闲怎么会在未央宫见血。

可以说,光是看一点,就可以知道,田蚡对自己这个皇帝毫无敬畏之心,有着这样一个认知,王太后再怎么说,刘彻也是不可能动摇的,甚至心中对王太后也生出了恶感。

遇到这种事情,你这个做亲妈的不先担心自己儿子的统治会不会受到动摇,只是在那里担心自己弟弟的下场,我还能真的杀了自己舅舅不成,回头削了爵,过上几年,风平浪静了,再找个机会复爵嘛!刘彻原本是这个打算,但是被王太后这般逼迫之后,就真的起了杀心。

横竖老刘家不是没杀过舅舅,枳侯薄昭不就是被文帝逼死的吗?也不差多一个田蚡。文帝还只有薄昭一个舅舅呢,刘彻还有个盖侯舅舅呢,不缺这一个眼睛里根本没他这个皇帝的舅舅。

因此,刘彻冷飕飕地说道:“王子犯法,尚且与庶民同罪,何况只是国舅呢!”说着,不等王太后发怒,刘彻就拂袖而去!

遇到这种情况,王太后也只有抓瞎的份,作为女人嘛,一哭二闹三上吊是天赋,王太后在这上头技能也是点满了的,因此,很快,王太后就闹起了绝食。

按照以前先帝时候的套路,太后一闹绝食,皇帝就得妥协,但是,刘彻早就厌烦了这一套,他巴不得趁着这次机会,直接剥夺长乐宫对于外朝的权力,因此,他直接叫来了自己的几个姐姐,还有盖侯王信一家子,表示,太后你若是为了弟弟,不顾及兄长一家子了,那么,你就折腾吧!

就像是刘彻对自己的舅家没有什么感情一样,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她们对舅舅也没太深的感情,王信是一直小心谨慎,这也是他幼时的生活决定的,他年幼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跟着母亲改嫁,算是寄人篱下,因此,一直比较小心谨慎。而田蚡呢,素来极为势力,除了对刘彻这个外甥之外,对于外甥女一向没多余的耐心。这会儿王太后为了田蚡要跟刘彻这个儿子对着干,她们其实很难理解。

而刘彻呢,却开始追查为什么突然这么多人开始弹劾田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