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红楼贾代善(03)(第3/4页)

简直就是一个败家子,满朝大臣都不还,他居然当出头鸟,还了五十万两银子。欠皇帝的银子算事吗?满朝文武大臣,大半的都欠找国库借过银子,还的又有几个,据他所知,还的都是那些借的很少很少的农家状元或者农家进士。

不说别人,就说四王八公,就得来挤兑荣国府。

史氏的脸瞬间变的漆黑,她可以想象,荣国府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备受挤兑。

知道归知道,难受的是她还不能说什么,那是还皇帝银子,能说什么。

气闷的史氏,满脑子都是还皇帝五十万两银子的事情,府中还完银子,那还有多少银钱,想来很长一段时日,都不会好过。自顾着气闷此事,至于请沈清和来的初衷,她已经忘记的一干二净。五十万,一直盘旋在她的脑海中。

看着已经陷入疯魔状态的史氏,沈清和没有打扰她,只是默默的离开。

沈清和如今是常住梧桐院,刚坐下,隔壁的堂兄贾代化,晃悠找了过来,大马金刀的坐在沈清和边上,“善弟,听说你还了国库欠银?”

“嗯,兄长如果有办法,还是早早还的好。”

沈清和想到几十年后,新皇帝的雷霆手段,替眼前的老哥哥着急。

“还,拿什么还,再说了除了你满朝权贵谁还了,你这样做事,会得罪不少人的。”

贾代化是好心告诫沈清和,可是他忘记了有借有还这四个字。

“得罪大臣比得罪皇上的好,兄长如果不在乎宁国府的传承就继续装傻,不还欠银。还有早总比迟还要好,都是要还,早点还,还能落个好印象,也许宁国府下一代的承袭爵位,不会降的太狠。”

言尽于此,对着整天只知道享乐的堂兄,也不知道怎么劝。

“善弟,说的有理。我回去让账房归拢归拢府中银子还有值钱的物件,看看府中有些什么。要不,善弟给指点指点。”

“兄长,抓贪节流,节省开支,让后院和孩子们少花银子少置办一些衣裳和首饰……”

沈清和的话,一下子让宁国府各位主子的生活档次降低了好多。

他定的基调,让贾代化都有点听不下去,可是贾代化知道荣国府早就是这么做的,想来应该是有道理的。自家欠国库的银子虽然少些,可是对于宁国府也是很大一笔银子。

这些年府中没有多少进项,堂弟还手握兵权,能有不少来银子的道,都要如此节省。

他不如堂弟能闯能干,但是总不能守业还守不住,也许府中是要和堂弟说的那样,就是有银子也要低调,不要让后辈子孙奢华成性,以后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奋斗。

心中有了主意,贾代化喝了几杯茶,乐呵呵的告辞。

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实行善弟说的那些事,自己颓废了许些年,是该找点正事做。

回到府中,贾代化如同沈清和教他的那样,招来账房,秘密的审查私产和府中公产的铺子还有庄子,一步步的抓出来那些贪得无厌的管事。

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他懂,在自己认可的底线内,收点银子,贪点银子,他不会说,可是贪太多,他就不能接受。

感觉很不好,一些蛀虫,居然侵吞属于他的东西。太胆大妄为,想到这些,他又想到欠银那事,站在同一立场,自己是该主动还银。

万一哪天,皇帝动了清算的心思,宁国府也是逃不过的。

国库的银子也是皇帝的银子,他能看着他们这些人一直不还银子,估计不能。

换成他早就炸了,也不是一两五两的银子。

宁国府一道道的新规矩,由此诞生。满府的女眷和下人暗自喊苦,可是当家的人,一点也不体恤他们,依然故我。还再三强调,不许讨价还价。

贾代化夫人,不明白的问,“老爷,府中没有如此做吧?”

“有必要,很有必要。宁国府比荣国府各方面都要差很多,可是荣国府早就如此,节省出来好些银子。府中到底如何,难道夫人不知道吗?还想继续奢侈度日,是想败完宁国府吗?”

贾代化的话如针一样刺着对方,让对方无法辩驳,是呀,宁国府财力权力都不如荣国府,人家能如此,他们也得效仿。

宁国府没有人在朝中,也无法第一时间知道朝中动向,皇帝的心思。贾代突然两年多前整治府中,他们是知道的。人家比他们懂皇帝的心思,还是跟着人学吧,能怎么着。

宁国府大刀阔斧的整治府中,减少不少下人,偷奸耍滑的下人都是一家家的放走,说是为逝去的父辈祖辈祈福。

光是抓贪墨的管事,就揪出来几万两银子,还有字画,古董,以及一些名贵首饰。

贾代化夫妻俩坐在小花厅,看着面前的一切,眼睛发直,不抓不要紧,一抓抓一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