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连环招,招招响亮(第2/2页)

四五亿的销售额!

的确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而市场占有率最高,有三成多的那家品牌,因为也是主推成为看片儿的“显示器”,燕青根本没用过更说不上推荐,现在满脸讪讪的说我们一定向其他家学习,也加入智能化功能。

同时燕青故意没展示那台照相眼镜,就因为对方来自国内互联网大厂,没参与这个联盟就不帮着做嫁衣了。

于是现在大家在意的都是:“接下来的产品到底要整合成什么样,我们好抓紧时间攻关!”

本来各家各有侧重不同,样式上就有主打户外的,尽量保持日常佩戴黑框样式的,还有走科幻风格的轻便简洁,功能更各有特色。

开会探讨呗。

燕青最多以深度体验者的身份提供些自己建议,重点还是这些位相互唇枪舌剑。

这里面当然涉及到各家利益,肯定争得寸土不让。

最后是宋思雨和稀泥:“我知道你们各有自己的供应商、供应链,研发成本、生产成本和负债也不同,要不这样,尽可能把功能全都统一,品牌也统一成‘Y’标的云牌,但样式、生产都各归各,然后在年底同步上市,用集团军的方式多款销售,一年的销售下来,市场会告诉我们答案,那时候哪部分该调整收缩,哪部分负责研发,哪部分负责销售,哪部分负责生产,大家相互已经很明确了,有点像我们体育城各项目里的末尾淘汰制,最差的如果不能做出足够转型调整,那就只有遣散离场。”

其实那百分之六十的股份,是按照各家去年市场份额来定的比例。

现在也明白各家都有研发、生产、销售体系,肯定很累赘,必然会整合掉一大堆人。

没想到这么刺激,这么狠。

但看看燕青这种网红带货如此凶狠,他们又知道只有加入才有点生机,一旦等这边整合完功能,真就是市场上开始横扫所有智能眼镜,留在外面一点机会都没,还不如在内部早点找准自己团队的定位。

燕青最多当个大股东代言人,他是不做董事长、总经理的,宋思雨主管体育城都忙不过来,所以这个管理层还不是要在这几家里面磨合产生。

这就等于是二次创业,相互内部竞争。

又探讨了几天,全都咬牙签署完协议,开始夜以继日的攻关技术改进,也陆续遣散自己的营销团队精简人员。

毕竟有谁比得过燕青这边的营销能力啊。

实际上有种说法已经开始逐渐被所有人认可,燕青才是当之无愧的网红带货王。

他虽然没有那种夸张的直播带货,更没有卖多少提成多少的巨大利益驱动。

基本都是先拿来自己用用,有感受认可了才收钱点评自己的看法。

然后网友买不买是自己去购物平台或者商家的事,他这里不做销售链接。

这固然是会让销售业绩转化率没有那么直接,但也省了很多被蛊惑的激情消费,冲动消费,保证了他的口碑同时,商家也没那么多事儿。

关键他这一百万一件商品的价码,在这个网红带货的年代,真的很便宜了。

对于动辄产生上亿销售额的厂家,这点费用简直白菜价!

所以在宋思雨那排队的商品,简直多如牛毛!

从汽车到体育用品,从手机到各种家电,源源不断的送过来。

多少网红,辛辛苦苦追求流量,拼命火得发烫了,连忙开始变现赚钱,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把持不住自己。

疯了一样什么钱都赚,吃相都不顾了。

燕青却慢慢悠悠,根本不着急。

不知道是不是这种态度叠加他这一连串针对网络杂音的反击。

让大佬也满意他的能力呈现。

还是在正月底之前拿到了平京那四座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权,首轮签订五年时间,每年一千万承包费用,到期后同等条件下有优先承包权。

宋思雨把刚完成沪海体育城改建的设计团队又连忙派到平京。

平京主管董亚楠盯着初期动向就行,再帮燕青把电影团队召集到沪海来开始正式筹备策划。

因为燕青这时候依旧不忘初心的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老本行上。

基本摆平了智能眼镜这档子事,他居然又在直播上展开新的摔跤教学。

这个影响力就有点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