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动物世界”与“圣经”(第4/5页)

顿了顿,她继续说道。

“军队在当时干了什么不是我的课题研究的重点,回到我刚才说的地方,这四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能更早进入废土,也更早的完成了从无秩序社会向有秩序社会的衍化,并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大大小小的聚居地。这些聚居地以部落的形式沿着永流河畔分布,并逐渐向外扩张……”

“由于卓巴尔山脉以及婆罗海的阻隔,变种人和大多数异种都未能迁徙到这片区域,而水生变种人也在百越海峡以东止步,当地幸存者面对的压力主要是一些野生动物和少量的异种。”

“虽然文明已经发生了系统性的倒退,但这儿毕竟仍然有不少旧时代的经验和技术留下。这群识字率低下但生存技能丰富的幸存者们,扩张领地的速度要比原始人们快得多,他们很快便和落霞行省的幸存者们一样,形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封建王国。”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但人口飞速的扩张,而且还找到了安放他们灵魂的东西……”

说着,韩明月将那枚存储卡从电脑笔上取下,在方长的眼前晃了晃。

“信仰。”

“不管崇拜的是抽象的神还是教条,在启蒙运动前的古典时期,它几乎是团结蒙昧的大多数的唯一工具,它可以暂时地让人放弃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三件事的思考,克制原始的本能,并像齿轮一样维持一个庞大系统的运转。”

方长的喉结动了动。

虽然那是他早有预料的事情,但听到专业人士将其抽丝剥茧,心中还是感到了一丝震撼。

“所以千族千神是个谎言?”

韩明月用轻松的口吻说道。

“不能算是谎言,更像是一种偶然……这儿遗留有大量全息投影设备,主要是向游客们介绍婆罗行省的野生动物,靠着储能设备,它们很有可能在废土纪元早期的五十年运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被一睁眼就在废土上的二代、三代幸存者们当成神迹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能给他们一遍又一遍解释的父辈只有不到三十岁的平均寿命。”

“你不妨试着带入一下当时幸存者的处境,你是个从出生之日起便活在一片冰天雪地中的幸存者,带着父亲的遗物蜷缩在某个文化馆的检票口躲避暴风雪。”

“这时候AI识别到了你的存在,一望无际的温暖草原出现在了你的面前,接着威严的声音开始向你诉说起旧日的往事。过去的婆罗行省,是个连老鼠都能活的有滋有味的天国……”

试着带入了一下当时幸存者们面临的处境,方长脑补了好一会儿还是代入不了,最终摇了摇头。

“……我再怎么也不会认为自己是老鼠的后裔。”

狮子或者老虎倒有可能。

韩明月笑着调侃了一句。

“人的祖先当然不可能是动物,但你完全可能把它当成与大角鹿神类似的东西崇拜……千万别高估了自己,你之所以没有这么做,仅仅是因为你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真的理解了自己学的东西。”

无法解释的全息光影只是开始。

当神迹成为现实,神迹就不再仅仅只是神迹,而是神灵降下的预言。

何况后来那全息影像中的画面确实变成了现实。

废土纪元50年,寒冬结束,婆罗行省的生态环境也逐渐变回了半个世纪前的模样。

对于当时生活在永流河畔的幸存者们来说,这毫无疑问是他们供奉的图腾显灵。

虽然寒冬的结束只是正常的气候变化,和他们的祈祷并没有任何关系……

“我知道,”方长颇为感慨地说道,“不过话说回来,原来千族千神真的是人为划分的。”

说到底,两百年的时间还是太短了,根本不足以让一群人在自然演化下形成一个新的人种。

除非是威兰特人或者变种人那种纯纯的黑科技。

在不借助科学力量的情况下,他们至少需要千年以上的种族隔离才能让日族人与月族人之间形成鲜明的特征差别。

像是有强迫症似的,韩明月纠正了他不严谨的说法,继续说道。

“准确的说,是在集体无意识行为下形成的有限范围自我认同,你可以发现他们的骨骼特征其实和逃难到落霞行省的幸存者们差异不大。排除营养、空气湿度、以及光照量的影响,可以说他们就是一类人。”

方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其实别说其他玩家。

就是他自己偶尔都会主观带入地球上的经验,但其实仔细想想都知道,现实和游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维度。

婆罗行省的废土大概算是“经典开局”。

即,在没有避难所居民、战略武器打击、变种黏菌母巢、变种人等等超然力量的干涉下,纯粹由秩序崩坏而形成的典型废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