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当年韩赵魏三家可曾有分晋之心?(第2/3页)

说着说着。

扶苏也是满脸慨然。

随即。

他不禁颇为自得道:“然这次,先皇没有怪罪,对朕也大为嘉赏,甚至称扶苏做的对。”

“哈哈。”

扶苏大笑出声。

颇有一朝扬眉吐气之舒畅。

闻言。

百官面色微异,同样是感慨万千,始皇对天下的影响太大了,给人的压迫感也实在太强了。

即便已离世五年多,依旧让扶苏这么惊惧,但这就是始皇。

不过。

张苍眉头微凝。

心中不安之感却越来越浓,他了解扶苏,也很知扶苏的秉性,越是这般感慨,越是要万分小心。

但口头上还是附和道:“陛下对关东的谋划,的确精妙,以小博大,以最小的代价,换来了天下安宁,此等功业,足以彪炳史册,自当为先皇赞许。”

“此陛下之英明决断也。”

“臣同样振奋。”

扶苏笑着点点头,似依旧沉浸在大秦列祖列宗的托梦中,感慨道:“朕同样是备受鼓舞,不过正如献公所言。”

“大秦之所以能有今日之伟业,盖是源于晋国分裂,继而让大秦不再受束于函崤,有了东出的机会。”

“也因三晋的混乱,大秦才得以笼络到天下如此多的良才,为大秦所用,自此奠定大秦强盛之基。”

“没有这个强大领国的阻挠,大秦才得以扫灭周边的戎狄,彻底清除腹背之患。”

“三家分晋的时候,秦国虽然表面上没有大举进攻,但其实获得了不少好处。”

“也为之后一扫六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基本上如果没有三家分晋的话,秦国可能根本没有逐鹿中原的机会,会被晋国这个强大的邻国用函谷关锁在关西。”

“大秦能一扫六合,一统八荒,最主要还是没有晋国的缘故,若是晋国尚在,天下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只是……”

突然。

扶苏话语一顿,眉宇间露出一抹凝重跟沉思,他狐疑的看向下方百官,说道:“献公先祖却是要朕谨记晋国灭亡之患。”

“朕对此费解,不知诸位大臣,可对此有何见解?若有能解惑者,朕定重重有赏。”

一语落下。

整个大殿瞬间安静。

百官心神一凛,听到扶苏突然的发问,百官一个激灵,彻底清醒过来,前面扶苏说的一切,全都只是幌子,真正的目的是这个问题。

晋国因何而亡!

这才是今日宴会的重头戏。

随着这句话的道出,这场宴会的大幕,才正式拉开序幕。

全场无人吭声。

全都低垂着头,思索着扶苏这一问的真正想法,他当真是想问晋国之亡吗?还是意有所指?!

百官暗暗斟酌着。

良久。

现任奉常陶舍出列道:“晋国之亡,亡在内争,亡在制度落后,最终为韩赵魏三家瓜分。”

闻言。

扶苏愣了一下,若有所思道:“是啊,晋国亡于内争,亡于制度,在天下纷纷开始改革大潮时,晋国依旧耽于陈腐的三军六卿制。”

“依旧沉迷于卿族家族之间的明争暗斗,利益纷争,最终将这个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国活生生拖垮了。”

“最终竟为臣子夺了天下!”

“何其凄惨啊。”

“这就是三家分晋啊。”

听到扶苏直接说出为臣子夺了天下,殿下百官脸色齐变,一脸惊恐的跪伏在地,惊慌道:“陛下,臣对大秦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请陛下明鉴。”

此刻。

所有人都慌了。

扶苏这一句太过吓人了。

扶苏笑着看向下方百官,平静道:“诸位大臣这是何意?朕只是感慨了一下晋国之亡,你们这么惊慌干什么?”

“你们对大秦、对朕一片赤城,朕又岂会不知?又岂会怀疑?”

“诸位爱卿快快请起。”

就在百官颤巍巍站起时,扶苏又冷不丁的补了一句:“当年韩赵魏三家初为晋国公卿时,也可曾想过日后他们的子孙会篡晋?”

扶苏的声音不大。

但举殿四寂的情况下,却无比清晰的落入到了朝臣之耳,百官面色发白,双腿战栗。

他们不是傻子。

哪里还不明白,扶苏这近乎是明示了,他对大秦的臣子不太信任,担心有朝一日,大秦会重蹈晋国覆辙。

一念间。

百官只想重新跪下。

站着太吓人了。

扶苏坐在席上,举起酒樽,自饮自酌了一口,待酒樽放下时,目光却扫向了下方的百官。

从蒙恬开始。

其次是冯去疾,太尉李信,御史大夫马兴,而后是九卿,每从一个人脸上扫过,被注视的官员都心中一跳,下意识屏住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