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杯酒释世官!(第2/3页)

即便扶苏在天下威望已不错了,但这个退休制,挑战的可是所有官吏的心弦。

一旦处理不好。

恐会引得朝堂沸反盈天。

嬴斯年面露难色。

他无奈道:“夫子,你的想法我大致清楚了,只是太难了,满朝大臣恐鲜少有人会同意,而且地方官吏同样会怨念不少。”

“这恐不行。”

嬴斯年还是摇头否定了。

嵇恒轻笑一声,将手中茶杯转了一下,茶水沿着茶碗荡漾着,一次又一次的想冲出茶碗,但最终,都被挡了回来。

一滴未洒。

“他们没有资格不同意。”嵇恒抬起头,眼中露出一抹森然冷色,正色道:“现在的大秦蒸蒸日上,满朝欢庆,扶苏业已坐稳了皇位。”

“关东咸服。”

“军权也都控在手中。”

“大权在握的扶苏,已是民心所向,也是众望所归,而且现在关东这批人很多是扶苏的‘旧部’。”

听着嵇恒的话,胡亥跟嬴斯年一怔,有些不明白这有什么关系,但当嵇恒说出下一句话时,两人全都面色大变。

嵇恒又道:“他们不许,那就换一批许的!”

胡亥猛的看向嵇恒,他已很少听到这般疯狂的话了,他自认自己经历了不少事,也有了不少的见识,但听到嵇恒的话,也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太狠了。

这不是要血洗朝堂?

嬴斯年也感到一阵头昏目眩,在他的印象中,自己的夫子,一向都不温不火,也都是谋而后动。

很少做出疯狂之举。

更很少说出‘惊世骇俗’的话,但这次的话,属实让他懵了。

“换人?”嬴斯年不确定道。

“不换思想就换人,既然不同意,那就换一批同意的,现在的扶苏有这个资格,更有这个条件。”嵇恒轻描淡写的说道。

神色淡定从容。

仿佛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四周俱静。

大院安静如幽谷。

没有一丝一毫的声音传出。

胡亥看向嬴斯年,嬴斯年也看向胡亥,眼中都充满了震惊跟骇然。

嵇恒道:“扶苏的机会不多,若是错过了这次机会,恐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这一次。”

“天时地利人和!”

“而且我相信,大秦的朝臣会同意的,不然扶苏恐要背个残暴不仁暴君的名号了。”

嵇恒神色清冷。

他的确没有说假,这是扶苏当下最好的机会,内外局势稳定,民心归附,关东经过一场大战,百废待兴,已不太可能再乱。

而扶苏这几年对关中治理很行之有效,民众对扶苏的认可程度很高,而韩信萧何等人的到来,也给了扶苏掀桌子的资格。

过去事务府官员是借扶苏的势,这一次,扶苏借助的是这些关东‘外臣’的势。

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再想将这个政策推行落实下去,恐就千难万难了,至于后世帝王,恐也难担负的起这样的重担跟压力。

也很难有这个的机会。

危险吗?

自然是有的。

但风险跟收益是共存的,想获得高收益,自然要承担高风险,何况这个风险明显是在扶苏的控制范围内。

胡亥深吸口气。

他知道,这不是自己能掺和的事了,现在能将此事告诉给扶苏,甚至一定程度能左右扶苏决定的,只有嬴斯年。

嬴斯年脸色不断变化着。

他拿不定主意。

良久。

他才颤巍道:“夫子,真要这么做吗?”

嵇恒点头,感慨道:“我知道你并不想见到朝堂变得纷乱,也不想让扶苏背负骂名。”

“但你知道我曾跟扶苏跟始皇都说过一句话吗?”

“什么?”嬴斯年豪好奇的问道。

嵇恒双眼迷离,道:“大秦需要的从来都不是什么仁君,大秦需要的从来都是暴君!”

“始皇如此。”

“扶苏如此。”

“以后的秦三世、秦四世等后世帝王同样如此,当大秦的帝王不再残暴,而是端起了仁义时,大秦距离衰败乃至灭亡就不远了。”

“这是大秦体制决定的。”

“帝王只能当恶人。”

“不折腾臣子,臣子就会一点点的蚕食觊觎帝王的权力。”

“帝王是寡家孤人!”

闻言。

嬴斯年面色微变。

最终咬了咬嘴唇,问道:“夫子,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真就到了君臣异路的情况了吗。”

嵇恒轻笑一声,知道嬴斯年理解错了。

只怕胡亥也是这么想的。

都以为他建议扶苏以逼迫的形式,强迫臣子认同,并借此推行落实下去。

但这自是没有必要的。

当年赵匡胤那招就挺好使,‘以史为鉴’,效仿赵匡胤行‘杯酒释兵权’,不过这次是‘杯酒释世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