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在关东设立经济特区(第3/3页)

“关东需要休养。”

“也需要尽快恢复生气。”

“但如何加快恢复,却是需要另外的考虑。”

“而这便是解决之法。”

闻言。胡亥跟嬴斯年都眉头一皱,对视一眼,不明其意。

这不是朝廷下令,进行治灾,然后通过大撒钱,用以恢复吗?这不是很早之前就确定的事吗?

难道有变?

嵇恒笑了笑,颇有深意道:“只是正常的恢复,的确也能达到效果,但实则效率不高。”

“若是在关东挑选几个大县,特许一些特别的政策倾斜,提供更多的钱粮,以及将关中的一些技术成果推广到关东。”

“这无疑会让当地恢复的更快,甚至不仅能快速恢复到战前,甚至还能比之前还好,这对于整个关东的影响力无疑十分巨大。”

“也会让黔首更加信服。”

“也更得民心。”

听着嵇恒的话,两人若有所思。

胡亥蹙眉道:“但只是对关东几个人口大县进行倾斜,也没办法解决功臣无法安置的情况啊。”

“那就提高这几个大县的地位。”嵇恒道。

“跟咸阳并列!”

“不过这几个大县,或者是少数大郡,只有经济层面的特权,并不享有太高的政治自主权。”

“不过这几个城邑的主官,跟朝堂重臣并列,日后可免去在朝堂沉浮,一步登天,位居九卿之位。”

“而这就是省州制的阉割版。”

“将原本的大省,缩小为由朝堂直接管辖的特区郡县,朝堂给予政策资金扶持,以作为发展的试点。”

“并给予极高的政治地位。”

“如此一来。”

“这些功臣就有了安置之处,也并不会感觉受到了冷落跟打压,同时也给了朝堂官员一个缓冲的机会。”

“另外。”

“这也是省州制的提前试行。”

“地方其他郡县,见到这几个区域官员身份如此高,也会心生嫉妒,这也就给了日后推行省州制提供了条件。”

“到时就顺水推舟了。”

“另外,这也是宰相发于州郡,猛将起于卒伍的直接体现。”

“而这本就是大秦未来朝堂的执政理念,没有底层经验的官吏,终只是停留在纸上,夸夸其谈,并不能真的证明自己的能力。”

“此举同样给了底层极大的上升空间,咸阳终究还是离关东太远了,但附近的郡县却离地方官吏很近,若是能做到这几个特殊区域的主官。”

“那就等同半只脚踏入到了九卿,这对于底层官吏的吸引力诱惑可想可知。”

“穷者思变,变则通,通则达。”

“遇事要懂得变通,不能死守着条条框框,而在这方面,扶苏其实是有欠缺的,也很不足。”

“他看事太表面,看问题不够深刻全面,很容易只看到好处,而忽略了实际落实情况及影响。”

“治大国如烹小鲜。”

“需要谋而后动,更要深思熟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