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账有两本,一本经济,一本政治!(第3/3页)

“若是天旱,朝堂建议打井,他们则以鬼神之说,让地方去求雨,而后求雨不得,又将问题归咎到朝廷身上,认为是朝廷乱政,引得天下无雨,朝廷征发钱粮,他们则裹挟地方民众,攻击朝廷,对抗朝廷,甚至直接以暴力反抗。”

“这些都是可能发生的。”

“最后一条。”

“则是在大秦步步紧逼下。”

“地方的这些盘踞势力跟贵族士人勾结在一起,直接在地方制造暴动。”

“土地是天下最根本的财富。”

“控制了土地,也意味着控制了天下绝大多数资源,而黔首本身的没有太多承担风险的能力的,所以到最后,只能是‘官逼民反’。”

“诸位大臣也莫要怀疑人性之恶。”

“当初商贾为了钱粮,就敢制造出怀县沉船,而今关系到他们的财富权势,他们又岂会不奋力反抗?正因为此,所以我才想在关东修建仓库。”

“以做临时存储。”

“为的便是将这些钱粮盐铁,集中收归到朝廷控制下,尽量减少地方势力插手的空间,同时借助物资货物的搬运,去调查地方官吏对朝廷的态度跟看法,继而进一步开始对地方官场的整顿跟清理,将地方官场中的害群之马,彻底剔除出去。”

“保障地方的风清气正。”

“不过,想将关东旧有的地方格局打破,无疑要花费不少时间跟精力。”

“而且仅仅依靠士官转职,跟求贤令征召的官吏,想对地方旧有格局进行改变,明显是不够的,而地方的这些人不会真坐以待毙,他们或许前面是反应不及,但后面一定能反应过来。”

“到那时。”

“他们的反应定会无比强烈。”

“所以直接的对地方动手是做不到的。”

“唯有逐个击破。”

“先从经济相关的官署着手,一来为朝廷增加财政,二来也可借此拉拢其他官吏,天下熙攘皆为利来利往,想成事,注定要先付出代价。”

“让利也在所难免。”

说到这。

扶苏眼中闪过一抹不屑跟冷色。

他漠然道:“朝廷的让利只是暂时的,并非真就是拱手让出,而是为了拿回更大利益。”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

“朝廷对关东的态度,都会是模棱两可的。”

“便是严惩,附加着让利,而后朝廷得利,再让利,就这么逐步拉扯下,朝廷会逐步将关东旧有格局彻底给撕裂开,彻底掌控关东,建立起一套真正行而有效的,政令出自一府的天下。”

“关东也将彻底为大秦并有。”

“再无任何权势旁落。”

“这便是扶苏的想法,诸位大臣可还有意见?”

扶苏淡漠的看向场中众人。

此刻,全场安静。

所有人低垂着头,沉闷着不说话。

似在心中盘算,扶苏所行之事,能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