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苏亲自讲给你们听!(第2/3页)

“正如少府经历的一样,殿下同样执意让我出谋。”

“而当时殿下刚刚从书房走出,身体还很虚弱,我张苍又岂敢惹怒殿下,因而就以我之初显见识,说了几个建议,只是没曾想,殿下当真听进去了,并将这些主意告诉给了少府。”

“张苍眼下也是十分惶恐。”

张苍简单为自己开脱了几句,便继续道:“我给殿下提出的建议,只是从寻常出发,我等过往上朝都会见到那十二尊金人,而在风吹日晒,霜打雨淋下,那十二尊金人早已铜锈斑斑,也不堪过去朝廷的期望。”

“故……”

“我建议将这十二尊金人重新冶炼。”

“而后重铸十二金人。”

“只不过重新铸造的金人,将从过去的实心铁铜,变成内石外铜,而剩余下来的铁铜,便可用于铸造秦半两,以此来为朝廷短时增加财政。”

闻言。

众人目光微异。

这倒的确是一个办法。

而且并未动太多原本的预算。

众人不由脸色稍缓。

张苍又道:“除此之外,阿房宫的修建,也不当继续了。”

“诚然,阿房宫是陛下钦点的,但眼下阿房宫只打造了一个地基,上面的很多建筑并未修建,而朝廷却为此拨划了不少钱粮,若是能将阿房宫的修建放缓放慢,甚至干脆停上个几年,朝廷便可从中省下不少的钱粮。”

这个建议一道出,其他大臣都不由点头。

唯有工室丞、工大人两人面露不悦,因为这断的是他们手中的工事。

张苍并未就此停下。

他继续道:“除了这两个办法,还有一点便是北疆的长城。”

闻言。

众人脸色齐齐一变。

长城事关大秦国防,岂容轻易变动?

张苍沉声道:“我其实也只是随口一说,只是殿下提到的一件事,让我感觉暂缓长城修建是可行的,因为匈奴眼下有跟朝廷修好的打算,或许在诸位看来,匈奴分明有着狼子野心,意欲图谋不轨,但匈奴北却,而今只能舔舐伤口是事实。”

“长城在这几年修建下,其实已初步完成了。”

“只是并未实现完全连通。”

“若是秦跟匈奴修好,朝廷便可跟匈奴进行一定的商贸,从中获利,还可放缓修长城的进度,如此既放民休息,也为朝廷存余了一些钱粮,可谓是一举多得。”

“当然我只建议长城缓修,并不意味着长城不修了。”

“这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钱要用在合适的地方,更要用在关键之处。”

“诚然。”

“跟匈奴修好,会引得民间争议颇多,也会引得天下诟病,但治理天下,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利益。”

“只要能得利,跟匈奴修好,又算得了什么?”

“只要大秦能日渐昌盛,匈奴又何以为惧?大秦能驱逐匈奴一次,就能驱逐匈奴第二次,三次,直到将匈奴彻底消灭,而等到朝廷财政上宽裕下来,也能继续修建长城,完成之前未完成的壮举,这同样是可以兼得的。”

“而这便是我向殿下提出的谋财之术。”

说完。

张苍退回到原位。

他心神已很是镇定坦荡。

若是没有说出口,他恐还会心神不安,而今将这些想法道出,却是一下安宁下来,至少,他不用再那么扭捏了。

至于其他人会如何看,他也没什么办法。

殿内安静。

众人的目光都不在张苍身上了。

他们的心神都落在了这些变通之法上。

若是真按张苍所说,朝廷的确可截留下不少的钱粮,如此倒也不失为良策。

唯有冯去疾目光微动。

他淡淡的扫了眼杜赫,又看了眼张苍,眉头一皱,他已察觉到了异样,因为这两人从始至终都没有说,殿下要做什么,殿下需要多少钱。

殿下处心积虑的谋算,怎么可能是为他们余钱?

他默不作声。

并没有开口询问。

只是心中暗暗的上了心。

倏尔。

殿中传出细索声音。

是这些主管经济的大臣,在商量省下的钱粮该如何划拨。

见状。

杜赫心中暗暗叹气。

这些人都掉进了钱眼中,却是看不到这钱眼上方,有一团笼罩的阴影,而今正在将他们慢慢吞噬。

他轻咳一声,打断了众人讨论。

他冷声道:“诸位大臣,是否有些过了?”

“殿下如此费心的谋划钱粮,又岂是为你们谋划的?”

“而殿下之所以对钱粮这么上心,是因为殿下欲在关东修建几座大仓库,用于集中储存囤放一些民生相关的物资。”

“这才是我拒绝的主要原因。”

话音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