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遇事不决先搞钱!(第2/3页)

扶苏颔首。

但他有些疑惑道:“但关东的这些官吏,都已在地方任职多年,只怕根深蒂固,互相之间也早就互相串联多年,朝廷就算安插一些人手进去,只怕也难以形成有效的破局。”

“这当如何是好?”

嵇恒冷笑一声,不屑道:“堡垒都是从内部瓦解的,他们现在的确可能很团结,也一致对外,对于出现的问题都是互相遮掩,但世间熙攘皆为利来利往。”

“一旦牵扯上利益。”

“再团结的盟友,也会变得脆弱。”

“他们也不会例外。”

扶苏正襟危坐。

他深吸口气,让自己保持冷静,沉声道:“还请先生细说。”

嵇恒轻笑一声。

他给自己重新斟满一碗茶。

随后。

嵇恒目光深邃道:“你其实对此并没有太多认识,官吏跟豪强勾结的危害,远比你想象的要大,而且是大得多,不过豪强问世的时间尚短,能意识到他们危害的人,眼下的确不多。”

“倒也是情有可原。”

“你认为朝廷当打压那些官吏?”

扶苏蹙眉。

他低头沉思着,不确定道:“跟田地有关的啬夫?”

嵇恒摇头。

扶苏又道:“跟人事有关的官吏?”

嵇恒再度摇头。

扶苏看向嵇恒,迟疑片刻,再度开口道:“哪是跟律法相关的监御史、法官?”

嵇恒依旧是摇头。

见状。

扶苏苦笑一声。

他无奈道:“扶苏想不到,还请先生明示。”

“盐官铁官。”嵇恒道。

闻言。

扶苏却是愣住了。

“盐官、铁官?”扶苏满眼不敢置信的看着嵇恒,凝声道:“先生可是说错了?这相关的官署,不是扶苏一手创建的吗?这些官署都成立不久,跟地方豪强又能扯上多大关系?”

扶苏是真的有些懵。

嵇恒淡淡一笑,平静道:“正是因为创建不久,加之又是你主导的,所以从盐官铁官入手,最不容易落人口舌,也最容易为地方接受。”

“这是为何?”扶苏问道。

嵇恒简单明了的说了一个字:“利。”

扶苏蹙眉。

“盐铁,无论是从生产运送销售,都会产生大量的利益。”

“只不过过去这些利益,很大程度都落到了朝廷口袋,只不过距离盐铁新政推行已有两年时间,其中又岂会不生出黑幕?又岂会不滋生贪污腐败?”

“如此丰润的利益,又岂会不让人眼红?”

“但你认为,这些利益,最终真的是雨露均沾的落到地方官吏头上?”

扶苏摇头。

这必然不可能。

若是真的出现贪墨的情况。

领首的官吏定然是占大头,至于其他官吏只能羡慕。

随即。

扶苏也明白了。

若是真的查出了问题,这些官吏定会被查处,那空出这么有油水的位置,又岂会不为地方官吏眼红?这必会在地方官吏之间生出争斗,继而也就有了撕裂他们原本团结的口子。

只是这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做法。

他也是颇为无奈。

这可都是他自己的钱袋子。

嵇恒目光深邃,幽幽道:“只查盐铁固然是不够的,也不值当,但通过盐铁延伸到查‘市官’上,还是大有可为的。”

“大秦推行的是集市。”

“每个郡县都有各自的集市。”

“其中油水同样不少,而你过去本就靠盐铁搞钱,而今把手查到‘市场’里,也不会引得太多人反对,地方损失的只是少部分官吏的利益,而空出的却是三个大油水的官署。”

“这他们又岂会不心动?”

“而只要朝廷查下去,定会有相关官吏出事。”

“这就已动了旧有的格局了。”

“到时朝廷再安排人手下去,也就想对变得好控制了。”

闻言。

扶苏颇为兴奋的点点头。

盐铁之暴利,他可是深有体会,而市场之暴利,其实并不输盐铁。

大秦的‘市’又很多分类,私营商贩为主的自由市场叫‘贾市’,官府开办,属于国营经济的‘官府市’,为满足边疆将士日常生活需要的叫做‘军市’等等。

他过去只能影响到盐铁。

若是能控制市场。

他相信朝廷征收上来的钱粮只会更多。

大秦可是很缺钱的。

嵇恒的这个建议,立即赢得了扶苏赞成。

他高兴道:“此计甚好。”

“大秦今年动作很多,耗费了很多钱粮,因而需要在钱粮上寻找补,而盐铁这两年的确征收上来的钱粮少了,所以朝廷完全有借口去查,而市场,同样是过去税收的大头,朝廷为了敛财,同样去查,也是名正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