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日后恐得交好陈平了!(第2/3页)

“只是这两年来,秦廷的做事越来越不按常理,也越来越让人看不清底细,我这心中实在有些不安。”

“唯恐判断不明,最终误己误族啊。”

吕臣轻叹一声。

袁盎眉头微皱,轻笑道:“吕兄,大可不必这么惊惶,我等只是来看看秦廷现状的,非是一定要出仕,而且正如殿下所说,秦廷一直为‘士人’所不容,愿意仕秦的士人少之又少,我等若是前去投效,又岂会不为秦廷重视?”

“而今你我担忧的其实是同一件事。”

“便是秦廷意欲何为。”

“雄心多大。”

“若只是想平稳安定天下,这其实并不算很难,只需要稍加休养,尽量减少天下纷争,或者搁置各种纷争,尽量与民生息,如此,就算贵族跟士人想搅动天下,恐也会多费不少气力,而经过始皇这次巡行,关东贵族大受打压,天下也定将得到一阵安宁。”

“但怕就怕秦廷并不满足于此。”

“而是想图谋更多。”

“一旦秦廷有所谋,必定会激起天下很多不满,遭至各种事端,到时备受打压的贵族跟士人,又岂会不顺势出手,到那种情况下,天下恐就真要陷入一番动荡了。”

“而今我们要弄清楚的便只有一件事。”

“秦廷的野心有多大。”

“根据我推断,从这些竹简中,或许能初窥一些门径,可惜我等实在眼拙,看不出其中深层次的含义,眼下只能借陈平来为我等解疑了。”

袁盎摇摇头。

他过去颇为自负。

认为自己才华不凡,放眼天下也为俊才。

只是来到咸阳后,跟一些官吏接触过,尤其这次陈平的表现,让他不禁生出了自我质疑,何况陈平的出身比他们还要低微,这么低微的人,竟有如此洞察之力,有如此敏锐的判断,这属实有些惊人。

他自愧不如也!

两人盘坐在席,也没有了言语。

神色游离。

也不知在想什么。

很快。

门外响起一道沉稳的脚步声,这脚步声很稳健,每走一步都很踏实稳重,听到这熟悉的脚步声,两人对视一眼,原本的一丝昏昏欲睡之感,也瞬间荡然无存,两人站起了身。

陈平刚进到屋中。

迎头便见到两个目光灼灼的眼神。

他拱手道:“吕兄、袁兄。”

吕臣笑道:“陈兄,我们两可等你多时了。”

“等我?”陈平一怔,随即是猜到了什么,眼中露出一抹难色,拱手道:“让两位多等了。”

袁盎摆手道:“无妨,不过陈兄,估计也猜到了我们的心思,今日在殿中,我们思想笨拙,并未看出竹简内容更深的蕴意,只是陈兄当也清楚,我等出身比不过百家士人,也比不过那些贵族名门,每做一个选择,都必须慎之又慎,以免最终竹篮打水,甚至是殃及家族,因而在殿中看到陈兄似有所察觉,难免心中有所异动。”

“还望陈兄能不吝赐教。”

“袁盎拜谢。”

袁盎朝陈平一礼,态度很是端正。

吕臣也跟着一礼。

陈平脸色微变,连忙伸手将两人扶起,苦笑道:“袁兄,吕兄,你们这又是何必呢?只是你们想让我透露,恐实在是难为我了,我的确看出了一些东西,但这些事涉及到不少大政相关,陈平又岂敢随意道出?”

“还请两位仁兄见谅。”

陈平婉拒了。

他可是实在不敢说出去。

这若是说出去,为扶苏知晓,自己定难逃一死,而更致命的是,他对这两人并不算熟悉,若是他们将具体的情况泄露出去,到时对整个天下都会有极大的影响,他陈平又哪里担得起这般重罪?

虽不想得罪,但的确无能为力。

闻言。

吕臣跟袁盎对视一眼,眼中流露出一抹失望。

他们内心其实早就猜到了。

不然在内史府的时候,陈平就不会故意遮遮掩掩了,只是真的听到陈平拒绝,心中难免还是有些失落,不过两人心性不错,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情,吕臣再度拱手道:“这是我们考虑不周了。”

“陈兄如此谨慎属实理所应当。”

“是我们孟浪了。”

陈平感激道:“多谢两位仁兄理解。”

就在陈平暗松口气时,吕臣再度开口了,他问道:“我们不求陈兄将具体情况说出,但陈兄能够给我等讲一下,你手中竹简的内容,以及是何等信息让陈兄想到那么深远的?”

听到吕臣的话,陈平眉头一皱。

面露一抹难色。

他苦笑一声已是察觉到了。

这两人是真想问出一些东西,自己若是坚定不松口,两人恐未必会就此罢休。

他摸了摸下巴,低头思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