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人以群分!(第2/3页)

或者说官府暗中做的一些布置。

他们来到咸阳之后,第一时间便被官府要求,自己亲自书写名字,以做身份查验。

这未尝不是在借书写来进行一定的考察。

经常书写的人,跟不常书写的人,其实差别很大。

至少字迹上差异会很大。

而若是不情愿,官府也不会勉强,这其实也侧面告诉了官府,他们是不会书写的,官府借此就将前来的‘贤者’进行了初步区分。

而后。

便是询问可有举荐信。

他之前并未察觉到其中有问题。

只是在有意观察了一段时间,以及询问了其他人的情况后,也是陡然发现,他们中大多数人其实都不知可以被举荐的,也不知官府接举荐信的。

然这次前来的‘贤者’中,就当真有人拥有举荐信。

这些人无一例外,都跟事务府官吏有关。

意识到这。

陈平一下就反应过来。

这举荐信其实并不是面向所有人。

只是面向事务府的官吏。

但官府并没有将此声张,只是轻描淡写的询问,给人一种他们打听到的消息不全的假象,实则举荐信的事,根本就跟他们无关。

这其实是很有心计的。

既让其他人不感到突兀怠慢,又将此事悄无声息的隐下了。

手段可谓高明。

对这种手法,陈平颇为赞赏。

举荐之事。

天下其实由来已久。

所以世人知晓都不会放在心上。

但这次扶苏是求吏,对外宣称的是公平公正。

事务府官吏举荐的人,定然是比他们这些人,更容易得到出仕机会,然官府通过不经意制造出的一个假的‘信息差’,便将此事妥善的解决了,还不引起其他人反感。

这很不简单。

而且事务府官吏举荐的事,其实是不便摆到明面上的,稍有不慎,落入到一些有心人眼中,便会认为扶苏是在任人唯亲,这对扶苏的名望声望都有不小打击。

细节决定成败。

这种细节,扶苏这般身份,竟能注意到,其实很难得。

这让陈平不禁更对扶苏好奇了。

除此之外。

这次官府的接人待事都可谓是周到。

即便是大字不识的人,只要说是因求贤令而来,官府就给予足够的尊重,即便对方明眼都看得出来出仕无望,但接待的小吏,依旧会面不改色的添上‘有勇武之姿,为将之风’的夸溢。

让人如沐春风,就算再对秦廷不满,至少当下是无可指摘的。

然就是这么如沐春风之下,官府也悄无声息间,完成了对他们一轮又一轮的考校,也悄然的区分出了等级。

陈平虽不知官府如何评价自己,但想来应该也不会差。

他虽为寒门。

却是跟一些有名望的人住在一起。

柳安,为柳下惠之裔孙。

许猗,新城名士。

袁盎、袁生,也都出身豪强。

他们都是饱学之士,相较其他人,才华明显高出一截,不过若是真论起来,其实还是有一些趋同,这些人眼下都算不得是真正的贵族。

家道多少是中落了。

至于真正的贵族,则住在另外的邸店。

而跟这些人同住客舍的,基本也都是贵族出身,相较他们这种出身,明显是要高出一些。

对于这种安置,陈平并无意见。

贵族倨傲。

若是让他跟贵族生活在一起,只怕反会受到各种掣肘,做事交谈也多有不便,反倒是现在,大家都算是寒门,也都有一定才学,无论是聊天还是相处,都相对轻松不少。

收回心神。

陈平举目望向天空。

望着为四周屋檐遮挡的天日,袁生却是主动开口说话了,他的声音不大,若不静心去听,恐都听不太真切。

他淡淡道:“咸阳的这些里墙挡视线,让人感觉很不开阔,我本以为,坐在二楼,便会好一些,但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总有更高的房屋阻隔。”

“这里终究是不够高啊!”

陈平回过神。

望着离自己很近的袁生,嘴角也是露出一抹苦笑。

袁生这是在借物言志呢。

认为官府提供的官职,对他这般才华的人,终究还是太低了。

四周如袁生这般心态的人其实不少。

毕竟……

来咸阳有段时间,对其他人多少也有过接触,自是对自己的才华多了几分自信,所以目标追求相对也提高了不少。

他们已不满足为吏了。

他们想为官。

对于他们的想法,陈平不置可否。

就算再有不甘,扶苏颁布的求贤令,其实早就说明白了。

这次求得就是吏。

而且扶苏毕竟只是储君,又岂能越过始皇去任命官员?这岂非犯下了僭越之罪?而且扶苏若真这么做了,又会让天下人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