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弥合东西?(第2/3页)

“这确实不得不注意。”

项梁点头。

这时。

项羽好奇道:“按先生之见,秦之天下,必定四分五散?也定会重归旧日诸侯?”

范增面露迟疑,不确定道:“就天下目前的局势来看,的确如此,至少地方民怨不消解,东西差异没有得到弥合,这个现状很难改变,强行拧合,只会陷入秦廷的艰难境地。”

“当然这也不一定。”

“只是相较而言,分封制更适合。”

“毕竟想强行弥合东西,实在是太困难了,根本不是短时能做到的。”

“而一旦时间长久,便会陷入群雄争霸。”

“周而复始,难有突破。”

对于天下最终走向,范增其实并不确定。

自七国争雄开始,天下便出现了‘执一’的理念,只是就目前来看,‘执一’的效果并不好,甚至天下各方势力,都比七国并立时更为疲倦。

就实而言。

分封的确是更好选择。

项羽眼中豪情万丈,高声道:“那我项氏便重建大楚。”

项梁并没有项羽这么积极。

他在脑海反复思索着范增说的话。

他自然是听得出来,天下最大的问题是东西间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不是秦廷能弥合的,哪怕秦廷做了很多努力,依旧无济于事,只要这种差异一直存在,大秦对天下的治理便会不断恶化,最终惹得各地不满,继而掀起一场天下大乱。

只是这场天下大乱注定还有一段时间。

他项氏看不到那么长远。

至少目前不能看的太远,他现在更关心的是这些官员的态度,这些人是否真投靠了秦廷,而且是否真的出卖了他们,如果真是这样,他们日后在江东的处境,恐会艰难很多。

他为项氏族长,不得不慎重考虑。

项梁沉声道:“眼下我其实还有一事相问,就范兄看来,会稽郡的官员是否真的投靠秦廷了?若是他们真的投靠了秦廷,我们项氏今后在江东的日子恐不太会好过。”

范增沉默。

他看了项梁一眼,轻叹道:“其实你心中已有答案了。”

“我对会稽的情况有了解,你只怕了解的更多,这次秦廷能如此迅速的出击,而且对地方官府的整饬力度之大,完全超出所有人想象,若说地方官员没有投靠秦廷,恐你自己都不会相信。”

“而且没有这些人指出你们的下落,就算秦廷来势汹汹,你们也定然是有逃跑机会的。”

“但事实如何?”

“除了你项氏,其他贵族基本十不存一。”

“而这未必不是秦廷的算计,秦廷自知无力扭转局面,便设下算计,一来借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二来也是削弱贵族的势力,秦廷通过此等手段,为的便是尽可能拖延天下生乱的时间,继而为自己赢得更多时间。”

一旁。

项羽无奈的摇摇头。

他略带埋怨道:“叔父已听到了这位先生的话,也当清楚,我当日的建议,恐才是最合适的选择,我等当初就不该退缩,更应该迎难直上,打秦人一个出其不意,秦人既然敢打我们一个出其不意,我们又何尝不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眼下战机贻误,只会越来越被动。”

闻言。

范增眼中露出一抹异色。

他好奇道:“不知这位贤侄提出的是何建议?”

项梁嘴角微微一抽,不太情愿说出口,只是无语的白了项羽一眼。

那哪是什么好主意。

那分明就是让他们项氏去送死。

见叔父不肯开口,项羽却是直言不讳,他沉声道:“那日,叔父收到了先生的来信,便在族中下令迁移,然项羽对此有不同看法,我认为我项氏不能这么畏畏缩缩,一味求全,而当主动出击,始皇这次随行的军士并不多。”

“秦廷想要围剿我等,注定要分兵。”

“那便给了我们机会。”

“逐个击破?”范增面露诧异。

这是何等荒唐的想法?

秦军人数是楚国贵族数倍,而且武器精良,楚国贵族根本就抵挡不住,这若是真的去主动找秦军麻烦,这不是以卵击石?

然对于范增的想法,项梁尴尬的摇摇头。

他狠狠的刮了项羽一眼,没好气道:“我这侄子心气比这还高,他不是想找秦军麻烦,而是想率领我项氏那上千精壮,以及从其他贵族那讨要的几百精壮,去直捣黄龙,进攻丹阳。”

“这小子还振振有词的说,秦军久战不败,定然是心生傲气,而秦军若是真要对六国贵族下手,一定会派遣大量士卒出去,那留在城中护卫始皇的士卒数量定不会太多,这便给了他们可乘之机,以有心算无心,打秦人一个出其不意,未尝不能得到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