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人人有氏,等于人人无氏!(第4/4页)

名声给,石碑立名,让士卒对天下一统充满认同感跟自豪感,‘氏’给,让秦卒能切实感受到自己是一个胜利者,尤其是面对关东的时候。

这同样是在释放一种诱惑。

就是让一些喜欢张扬的士卒,选择去关东为吏,他们到时就可以在关东一大群无氏人面前,人前彰显,充分表露出自己胜利者的姿态。

若是不愿为吏的,获得氏后,去到关东,分的大量田宅,同样能高人一等。

从心理等各方面都有优越感。

至于实在不愿离开关中的,则同样雨露均沾。

让他们一样获得氏,氏过去是贵族专有,黔首获得了氏,内心深处也大多会认为自己达到了贵族的标准,继而不由自主的认为自己的孩子当去‘入学’,接受教育,这未尝不是提供了一种心理暗示?

至于完全不松口的,赐氏能起到一些安抚作用。

朝廷里子给不了完全。

但面子方面则一律满足,甚至让他们受宠若惊。

而这同样是在打压六国贵族。

将贵族的荣光一点点抹去,直至贵族彻底不显人前,继而建立起大秦一向推崇的‘家门阀阅’。

这是一步足以影响到天下的动作。

只是这动作太大了。

大到他甚至都不敢去轻易言语。

良久。

扶苏才苦笑一声,拱手道:“先生韬略当真天下无双,扶苏听到先生之见,才知自己目光之短浅,犹如那井底之蛙。”

“只是兹事重大,扶苏实不敢决断。”

“还请先生见谅。”

嵇恒点点头。

他也从没想过让扶苏去决断。

他决不了的。

扶苏没那个能力,更没那个魄力跟胆量,这是要跟天下贵族跟士人割袍,非心志坚定且魄力十足的人能决。

扶苏眼下还做不了这么主。

就算扶苏敢做,他也不敢让扶苏去做。

扶苏扛不住这个压力的。

单单一个赐氏,朝廷的阻力又岂会小?

还有开设新学,在朝堂的争议同样会很大,这种压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稍微心志不坚,就很可能中途而废,甚至直接作罢。

这只有始皇能决断。

也唯有始皇敢去做这个决断。

而且扶苏的洞察之力的确太过浅薄了,他都已经说了这么多了,扶苏却没有意识到一些问题,甚至都不仅是没有意识,是丝毫反应都没有。

嵇恒暗暗摇头。

他开口道:“扶苏,你把这一切想的太简单了,真想推行下去,朝堂会进行大量的博弈,始皇甚至会因此做出很多的让步,此外,开设‘新学’也好,让秦卒同意去其他地方也罢,都是好耗费大量钱财的。”

“大秦的钱是不够花的。”

“另则。”

“这里面还有一个很‘棘手’的事。”

“让士卒脱下盔甲,穿上‘吏服’,他们真的能胜任吗?”

“大秦对官吏的要求很高。”

“哪怕是寻常小吏,都必须熟读‘为吏之道’,若是这些士卒大字不识,又岂能为吏?到时就算这些士卒自己答应,恐朝廷都不会答应。”

“其中要解决的事很多。”

闻言。

扶苏面露苦笑。

他前面光顾着震惊了,根本没有想到这些,经嵇恒提点,才陡然醒悟过来,这些政策的确惊世骇俗,但想要真正落实根本就没有那么容易。

不能落实,那便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扶苏道:“是扶苏考虑不周了。”

嵇恒摇了摇头,淡淡道:“这无关考虑,而是需要实打实的明证,证明这些办法是切实可行的,如此才有推行下去的可能。”

“这那找得到证据啊?”胡亥一脸愕然。

他实在想不到该怎么证明。

这就不可能!

嵇恒笑了笑,眼中露出一抹神秘的笑,道:“这里面大多数都事关钱财,唯有为吏方面,要求最为严格,想让这些秦卒为吏,至少要证明这些人有成为‘吏’的基础,即是识字。”

“但秦卒识字吗?”

扶苏跟胡亥蹙眉,却是不知道答案。

嵇恒道:“识,甚至人数还不能称之为少。”

“这是为何?”扶苏一脸疑惑。

这完全没道理。

嵇恒的衣袂随风飘舞,忍不住感叹道:“这便是体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