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宫中的兄友弟恭!(第3/4页)

他们能行什么教化?

他继续道:“兄长并未听错,嵇先生给出的办法,就是‘教化’,让我等弟弟编著一本教化之书,用以日后教化大秦子民。”

“嵇先生还说教化之功,利在千秋。”

“我等虽不解,但也深知嵇先生之才能,因而回宫后,不敢有丝毫懈怠,将官府相关的书籍,以及过去夫子给我等授课时所讲授的书籍,都从御史中丞处借了过来,试图编撰一卷教化之书。”

“只是忙碌大半月成效寥寥。”

一旁。

听到公子高的话,将闾等人也都面露尴尬。

扶苏好奇的问道:“嵇先生,让你们编纂怎样的教化之书?”

公子高道:“嵇先生说非是培养官吏,而是旨在于让更多人能识文断字,因而建议我们用隶书。”

“隶书?”扶苏蹙眉,道:“大秦一文字,定的是秦篆。”

公子高点了点头道:“当初朝堂定下的统一文字的确是秦篆,但嵇先生并不建议用秦篆,秦篆相对隶书书写起来更为复杂,学习的难度更高,这样并不便于后续的推广跟使用。”

“所以隶书更为方便。”

“此外。”

“嵇先生还建议设计出一套标识。”

“用于分句读。”

“便于提高学习的效率。”

“一切的一切,都为降低学习的成本,隶书比秦篆更为简洁,朝中又有程邈、王次仲等隶书大家,加之隶书已渐渐成型,因而最为合适。”

扶苏目光微阖。

他好奇的问道:“嵇先生可曾说明缘由?”

公子高摇头。

他道:“嵇先生只说这是大秦今后要做的,还说事关到军功爵制的改动,只是并未对我们多讲,我们也不敢去多问,也知晓自己的天资,因而一心只在编纂出一卷合适的‘教化之书’。”

“若日后朝廷真的能用上,我等兄弟也算为父皇分忧解难了。”

“这对我们而言就已足矣。”

扶苏心中微动。

若是关中有大量民众能识字,那岂非是给朝廷提供了大量的后续官吏?若真是这般,日后朝堂又岂会再受制于朝臣?

大秦缺少官吏的状况也会大幅减少。

一念至此。

他想到了很多。

这大半年,通过‘官山海’的一系列动作,朝廷借此收敛了大量钱粮,这笔钱粮很是巨大,足以比得上过去关东大半年的田租。

嵇恒曾说过。

大秦眼下最棘手的是固本。

巩固关中。

然后便是平复军心。

而想要兑现过去的承诺,无疑是要花费大量的金钱的,眼下朝廷似已有这个底气去面对这些了。

而且经过前段时间的事,关中民众对朝廷已很是信服。

民心可用。

短时关中都不容易出事。

但这毕竟是治标不治本,想真正的稳固关中,关键还是要落到军队。

军队才是大秦屹立于世的根本。

至于教化……

只怕是嵇先生在为日后考虑。

等后面关中稳固,军心可用时,到时朝堂便有足够的实力,去试着对天下做一些改变,而那时‘教化’的重要,就开始不断凸显。

扶苏微微额首。

他看着公子高等人,笑着鼓励道:“嵇先生将如此重要之事交给你们,你们务必要将其做好,不要让嵇先生失望,若是成书之后,能为父皇重视,我相信父皇定不会吝啬,定会给予诸弟弟赏赐爵位。”

“为兄提前为你们祝贺。”

闻言。

公子高等人暗松口气。

他们前面还担心会引起扶苏不满,没曾想扶苏不仅没有怪罪,还对他们多为鼓励,心中也生出不少感动。

公子高连忙道:“多谢兄长。”

扶苏笑道:“你们若是有什么想法,可去征询胡毋敬、程邈等人,他们对编纂书籍跟隶书很有研究,对你们大有帮助。”

说到这。

扶苏突然愣了一下。

他若是没记错,嵇恒才是真正的隶书大家。

当初将嵇恒的刻石从狱中搬出时,程邈等人对那座石刻是大为赞叹,甚至扼腕叹息不曾跟嵇恒一见。

这股愣神只持续了很短时间。

他也没有想将嵇恒会隶书的事告诉给公子高。

嵇恒当初给高等人提供建议时,尚且没有说出来,他又岂会就此多舌?

而且嵇恒的身份毕竟不能示人。

公子高等人若是去请教嵇恒,时间长了,恐会为程邈等人发现,到时反倒不好解释。

当前的现状就挺好。

扶苏再度开口劝勉几人要多做事,若是真遇到解决不了之事,一定要将其告诉给他,他会出面替他们解决。

在一片兄友弟恭的和谐氛围下,扶苏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