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官山海只是幌子!(第2/3页)

也一直乐见秦廷空耗国力。

但现在秦廷的举措,却让张良始料未及。

甚至是惊慌失措。

这没道理。

他冥思苦久,最终没有头绪。

只得把理由放在扶苏身上,因为扶苏近来变化极大,或许正因为此,给了嬴政重新谋划天下的想法,但扶苏为何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他一时想不到。

他唯一认识到的是这次关中之事大有蹊跷。

而且一定有蹊跷!

秦廷眼下重点放在经营关中上,又岂会坐视关中出现这么大篓子?然这段时间的毫无作为,恐根本就不是无为,而是一直在暗地布局。

“秦廷这次又在谋算什么?”

张良眉宇紧皱。

他已不敢抱有任何侥幸之心。

秦廷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等秦廷重新招徕了民心,只怕六国想复国,将会变得无比艰难,就算关东生出了乱子,在大秦铁骑之下,恐也难以招架,必须打乱秦廷的布局。

让秦廷功亏一篑。

但他知晓的情况太少了。

仅凭从四处打探到的信息,就想洞悉秦廷的布局,又谈何容易?

张良阴沉着脸,在室内走来走去,低语道:“这次关中危机,秦廷究竟会怎么解决?”

“商贾?”

张良摇了摇头。

他并不认为商贾会相助秦廷。

也不可能相助。

无论秦廷‘官山海’意图如何,最终利益受损的都是商贾,商贾完全没可能去以德报怨,而且一旦怀县沉船之事为有意为之,并最终泄露了出去,秦廷恐就不仅是针对商贾了,而是要索命!

商贾又岂会这么做?

而且就算商贾想助秦,盐铁缺少之事,也不是商贾能解决的。

最终还是要落到秦廷头上。

但秦廷会怎么解决呢?

张良在室内踱步,却是始终没想通。

更令张良不安的是,他现在完全不知秦廷意欲何为,也不知秦廷接下来的动向,更不知秦廷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完全茫然。

这让张良深感无力。

他甚至有种预感,何瑊的所为,不仅不能乱秦,反倒会助秦。

想到这。

更让张良心生烦躁。

另一边。

扶苏终究还是没能抗住。

逃到了嵇恒住处。

这几日,他也是彻底烦了,每隔一会就有官员向自己诉苦抱怨,他是不厌其烦,最终在几次阻止无果后,直接选择眼不见心不烦,躲到了嵇恒这里。

而且现在城中局势越来越紧急。

他也生出了紧迫感。

有嵇恒在身边,让他安心不少。

至少真出现什么突发状况,或者自己处理不了的情况时,能直接询问解决,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最终酿成大祸。

身处这场风暴中央,扶苏也深感压力。

他对自己的临场出手,也早没了最初的信心。

嵇恒淡漠的看了扶苏几眼,大抵猜到了扶苏目前的处境,只是看了几眼,就收回了目光,慢悠悠的去到厨房,烧起了热水。

扶苏苦笑一声。

他跟着走了过去,拱手道:“现在朝中对此事争议很大,不少人都在诉苦埋怨,他们中一些人心思不正,但的确有部分官员是深受其害,我虽多次劝阻,却始终没能如愿。”

“最终担心会影响后续,只能逃难般的来先生这了。”

“还请先生见谅。”

嵇恒面色如常,并未就此理会。

朝中之事,他不会参与。

扶苏也知晓嵇恒的性格在,知晓其不会冒然牵扯进来。

一时静默。

在嵇恒将柴火点着后,嵇恒才淡淡道:“时间已拖得有些久了。”

扶苏微微额首,道:“的确有些久了。”

“我前面因担心官署会不配合,就特意多等了几天,眼下已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也不敢再拖延,只是也不愿再待在宫中了。”

扶苏苦笑着摇头。

他这段时间真是思绪如麻。

每天不仅要询问督促各官署的进展,还要看各官署官员的诉苦抱怨,哪怕他早已有了准备,真的面对时,依旧感到了有些吃力。

那些文书里看似都风平浪静,但冷不丁几句却直插肺腑。

即便是他也生了几次闷气。

嵇恒看了扶苏几眼,轻笑着摇摇头。

他对此可是深有体会。

能身居高位的有几个等闲之人?

大多都狡黠如狐。

若是不再三小心,没准就被这些老狐狸阴了,到时更是有苦说不出,不过这大多仅限于朝臣之间。

若是当上了皇帝,尤其是实权皇帝。

那就没这些问题了。

但一个皇帝连这点城府都没有,只怕早晚会沦为傀儡,所以这段路注定是要走的,只是有的人熟悉的快,有的人熟悉的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