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3/4页)

路上的时候听苏秘他们说,现在在谈的这个项目不在他们原本的计划里。

只不过刚好接触到了,就接着谈下了。

说起来,唐月舒这个翻译原本也不在他们的计划里,但是老板请来之后,发现还真免除了不少沟通上的麻烦。

会议结束,唐月舒跟着他们出门。

刚好和对方项目负责人走在一排了,人家夸了一句她的法语很好,问她是不是长期居住在法国。

唐月舒便和他聊了两句,得知唐月舒还没研究生毕业,对方留下了自己的名片,大概意思是唐月舒要是有意找翻译类工作,可以考虑一下他们公司。

这家公司和中国那边好几家公司都有合作,中法翻译那是相当需要。

唐月舒:“……”

所以她这是提前能安排好毕业后的岗位了吗?

语言类的就职岗位有时候真像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偏偏有时候这馅饼满大街找也找不到。

唐月舒为自己流落到各行各业的本科同学稍微默哀。

结束了这场谈判后,由林总做主去吃大餐。

本来就他们三个人吃可能还差点意思,现在多了唐月舒,这氛围突然就活跃多了。

“月舒想吃什么?”

他们这会儿已经坐到了一个东北菜的餐馆里面。

中餐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光是菜系就能整出八大菜系来。

林川他们作为港城人,平时直接去到东北逛的机会不多,刚好这边有个东北菜的馆子,听着老板那一口带东北腔的英语还挺带劲儿的,看见他们几个亚洲面孔,确认是中国人后张口就是一句“老妹儿”。

怪亲切的。

唐月舒作为京市人……住得比他们往北不是一点两点,点餐的任务唐月舒就代劳了。

港城那边真是很南方了,唐月舒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他们在一月份甚至还可以穿着单薄的衣服满大街乱逛,中午太阳给力点甚至还得脱外套。

中国太大,注定他们只是彼此在某一段时间里的过客。

菜上齐了。

他们是面对面的四人桌,刚开始进来时唐月舒和老板多唠了两句,等入座后发现只有林川身边的位置还空着。

对面的苏秘和陈助两个人可以说是非常心照不宣地不想和老板坐在一块儿。

果然打工人一般情况下很难和老板和解。

唐月舒只能在林川身边坐下了。

而苏秘和陈助两个人似乎不知道唐月舒其实私底下和林川吃过几次饭,他们还挺愧疚似的拿公筷给唐月舒夹菜。

“月舒,你多吃点,太瘦了。”明显看得出来留学生在巴黎的日子不是那么好过的。

唐月舒突然就接收到了这两位临时同事的热情。

“?”

她有点不明所以。

只不过这时候林川似乎侧头看了她一眼,说:“确实瘦。”

唐月舒:“……”

像过年走亲戚被七大姑八大姨盯着看,最后他们来一句总结性的评语。

四个人坐一起,这热闹的氛围有点像平时部门聚餐了。

只不过陈助说他们平时聚餐,林川其实很少凑这个热闹,就算来也会提前离场。

原因还是有的,一来是他忙,二来是林川的身份在那待久了,别人也不自在。

苏秘和陈助相当于他的左膀右臂,和老板的相处已经相当不错了,但坐一起吃个饭,他俩也不乐意挨着。

这就是当老板的人。

聊天的内容避免不了说到过年,唐月舒过年不放假的事得到了对面同情的目光。

唐月舒:“……”

这其实和放假不放假关系不是很大。

在场唯一知道唐月舒和家里关系大概率不好的人的人在这时候选择了沉默。

唐月舒默默啃了一口饭,别说,这东北的五常大米就是香。

中途老板拎着一瓶白的出来问他们要不要来上一口,大哥真的很热情,唐月舒怀疑可能是因为他们四个吃得太香了,大哥也是性情中人。

苏秘和陈助看起来很想喝,但陈助要开车。

就在这时候,老板发话了:“你们喝吧,等下回去我开车。”

于是桌上多了三个酒杯。

唐月舒端起酒杯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林川转头看了她一眼,但什么也没说。

他大概是有点不太信唐月舒的酒量,但觉得这个场合喝点也没什么关系。

唐月舒看出了点不信任的意思,她还挺想解释一句的,那天晚上真是个意外,她平时没这么拉。

林川没有劝酒,他看着自己的下属和唐月舒碰杯,他碰的是老板自己煮的茶。

显得格外养生。

唐月舒没想到苏秘和陈助两个人喝点酒上头后是勾肩搭背的样式,他们两个一x口一个哥们儿,时不时普通话和粤语切换,唐月舒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偶尔听见一句什么“扑街”,这句她懂,以前上网学习过,骂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