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花瓶(第2/3页)

季星闻却说:“没有,其实我挺佩服他的。”

前面几句是漫不经心随便聊聊,听到这句,奚微才终于抬头,诧异地看了季星闻一眼。

“抛开粉丝恩怨,他在圈里风评不错。”季星闻说,“因为低调,平和,不跟人起冲突。演技好又敬业,反正合作过的都夸,还是个劳模。”

季星闻顾及对面是奚微本人,有一句没敢直说:钟慎背靠奚微,却不恃宠而骄,大家都觉得他何止是低调,简直太沉得住气了,匪夷所思。

见奚微似乎有兴趣听,季星闻讲得起劲:“不过最让人佩服的还是敬业。干我们这行的,都忙,忙起来就累啊,那能不出力的地方就不出力,能上替身就绝不自己上,镜头前一个样,镜头后另一个样,都是双面人,大家习以为常……钟慎却不这样,他能自己做的事绝不麻烦别人,没必要自己做的也要亲自做,连跳江都敢真跳,吓死人了。”

奚微不明白:“什么真跳?”

季星闻没想到奚微竟然不知道,毕竟这件事广为流传:“他拍过一部电影,里面有个跳江的镜头,导演让他亲身上阵。二十多米高的跨江大桥,他眼都没眨一下直接跳了,然后被送进医院抢救……”

奚微愣了下:“《最后一夜》?”

“对,”季星闻口吻复杂,有敬佩有羡慕也有不如人的微妙的酸,“这部挺好看的,我看过两遍。”

“……”

奚微记得《最后一夜》,这部电影他曾经很喜欢。

当时影片已经下映,钟慎在某次约会时主动提出:“我最近有部片子还不错,你要不要看看?”奚微同意了,两人上三楼家庭影院,合上窗帘,关灯,一起看电影。

奚微不觉得自己有耐心看完,他只当做是换一个地点和气氛亲热,电影是约会的背景板。没想到片子一开始就吸引了他,他和钟慎并肩坐着,一次也没走神,直到结局。

电影的剧情不复杂,主要讲男主角在与爱人分手之后和自杀之前这个时间段内发生的一系列小事。事情虽小,却每一件都是压在男主角身上的稻草,重量随时间递增,他一声不吭地承受着,直到再也承受不住,终于纵身一跃,跌进汹涌的江水里,了却残生。

单论剧情其实不算出彩,但导演将镜头美学发挥到极致,钟慎的演技也为故事增色,他甚至并没有表现出多么令人惊叹的“演技”,单单站在那里,就是男主角本人,浑然天成。

一场场雨,无数个潮湿的夜。他从没有见过太阳,期盼自己死也要死在雨天,然后想象,那个已经不知所踪的爱人得知他的死讯,终于露出一点不同寻常的表情,那是曾经爱过的痕迹。

但死亡不是因为不再爱,而是因为除爱以外,也没有其他能够继续生活下去的理由。寂寥的生命里堆满稻草,一跃而亡,终于回到本该属于他的归宿。

影片中反复朗诵一首诗。

男主角在梦里见到他曾经眷恋的身影,梦境的画外音,有一个人读:

“我请求下雨/我请求/在夜里死去,”

“我请求在早上/你碰见/埋我的人……”

钟慎把奚微按进沙发里,用力地吻他。他的手在抖,肩膀也在抖,拼命地捂住奚微的眼睛,指缝里漏进一点潮湿,原来室内也会下雨。

奚微被亲得喘不上气,从钟慎激烈的控制下挣出来,问他:“这么入戏?”

电影还在播放,诗歌读到下一段:

“岁月的尘埃无边……”

“下一场雨/洗清我的骨头……”

钟慎又亲奚微,堵住他的嘴,咬他的唇,让他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浑身的潮气好似是从屏幕里漫延而来,把他淹没。

奚微难得动情,抚摸着钟慎的下颌说:“你在片里像只水鬼,我很喜欢。”

他终于知道,原来那座桥钟慎真的跳过,所以那些半死不活的“鬼气”,可能就来自于此。

假装去死,也是一种死亡。

**

难说出于什么心态,奚微没让季星闻离开。

但他也没再陪季星闻聊什么,叫管家给对方安排了个房间休息,自己回卧室睡觉。一觉醒来已经下午,有一个视频会议,奚微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开了几小时会,结束时天已经黑了。

很奇怪,他的直觉总是很准,隐隐觉得钟慎没离开。推开门一看,人果然还在。

从早到晚,从太阳升起到落下,已经十几个小时,钟慎仿佛是某种被时间凝固的雕塑,沉默地背靠墙壁待在大门外,谁也不知道他要等到什么时候。

奚微沉着脸走向他,来到门的另一侧。

黄昏只剩一线余晖,天尽头是一片陷入阴影的高楼。风雾飘忽,半掩住钟慎安静的侧脸。他实在好看,哪怕只是一只花瓶,也是摆在家里最养眼的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