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凶手留下的信息(第2/4页)

迪恩听完,微微发愣。

这玩意,怎么听起来,说的像是华国的木匠手艺啊。

见拉斐尔又重新陷入了那种呆滞无神、沉浸在自己世界的模样。

迪恩重新走到模型面前,细细打量。

这个模型的材质,经过鉴证科的专员鉴定,确定就是一些市面上普通常见的材料。

但听拉斐尔的意思。

模型的暗处,才是这个模型的精髓,并且有这种手艺的人,现实里不多。

这虽然可以缩小凶手身份的怀疑范围。

但问题是。

有这种手艺的人,不是在圈子里有名气,就是默默无闻,不显露于外人。

迪恩不觉得这案子,是明面上的某位微缩模型大师弄出来的。

FBI不是蠢蛋。

如果真的是这样,凶手之前在纽约的时候,估计就落网了。

看来,这案子,如果想侦破,还是得从其他方面考虑啊!

……

就在迪恩思考其他破案方向的时候。

沉浸在自己世界的拉斐尔,重新回过神,抱歉道:“迪恩探长,抱歉,我因为长期独处,所以经常会不自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你们叫我过来,应该就是为了让我查看这个模型的特殊之处吧?”

迪恩虽然对通过模型,摸查出凶手的身份,已经不抱期待,但钱已经出了,还是点点头:“是的,这涉及了一起连环凶杀案,凶手具有很大的反社会人格,对洛杉矶市民的生命安全,具有很大威胁。”

“我就猜到是这样。”

拉斐尔在迪恩惊奇的目光中,微微叹息:

“其实我听到警探局想让我来鉴定微缩模型,我就猜到是不是几年前,在纽约犯案的微缩模型杀人魔,来到洛杉矶了!”

“拉斐尔先生,你对此事,也有关注?”

拉斐尔点点头:“我虽然对外界新闻很迟钝,但这件事情,在模型圈子,闹得很大,所以我在客户的嘴里听他们说过,之后也收集过那些留在案发现场模型的消息,并且进行了一些研究。”

“有收获吗?”

让迪恩意外的是,拉斐尔直接点头。

他的独眼,流露出惋惜:“我猜测,那个凶手,是想借着连环凶杀案,来吸引大量目光,炫耀自己的作品!”

“炫耀自己的作品?”

“对!”,拉斐尔肯定的点头:

“任何一个手艺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有观众欣赏。

但在我们这个行业,真正赚钱的,其实是我们这些水平一般,但愿意为了金钱,朝客户妥协的人。

反而是那些水准很高的人。

因为自己的骄傲,大多都赚不到很多钱。

只有少数一些人,找到了自己的客户群体,才能获得荣誉的同时,让自己的作品,也获得懂货之人的欣赏。

我猜测之前的纽约模型杀人魔,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靠着自己的手艺,得不到市场应有的反馈,于是选择使用杀人的手段,来体现自己手艺的价值和厉害。”

似乎是怕迪恩听不懂。

拉斐尔还补充了一句:“就像是那些画家,喜欢办作品展,其实我们同样如此。”

这个老家伙,说的话,逻辑性很差,让人半懂不懂。

好在迪恩脑子好使。

拉斐尔的话,总结起来,大概就是凶手身有屠龙之术,却没有展现的机会,于是选择了这样的一个极端方式,来取悦自己。

……

听到这个说法。

迪恩脑海灵光一闪。

他之前,就感觉凶手是将自己的犯罪,当做了商业电影拍摄一般,进行自己的犯罪演绎。

如果说。

拉斐尔的推测是对的。

凶手确实是将犯罪,当做自己的手艺展览会。

那么一切就都说的通了!

如果是这样……

凶手一定会留下给懂行之人的提示!

不然没有知己观众的‘展览会’,岂不是太无趣?

想到这里。

迪恩连忙看向拉斐尔:“拉斐尔先生,这种微缩模型,还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与众不同?”

拉斐尔摸了摸胡子,迟疑道:

“这种模型,为了保密手法,一旦组装完成,除非是原主人,不然基本无法进行拆卸。

而且拆卸之后,外人就肯定没办法重新拼装。

之前纽约那边,也请我的同行,对模型进行过拆解,结果借助高科技工具,将零件艰难拆卸下来后,最后却发现无法重新组装了。

明明零件都是完好的,但不知道对方是怎么连接嵌合的,拆下就无法重新组装了!”

迪恩恍然。

难怪自己看案件的报告,上面没有关于对模型的分析。

现在看来,是因为在纽约的警探和FBI探员看来,这是无用功,所以报告上面,只是简单记录了一下模型的情况就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