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固若金汤”

苏泽出镇徐州的消息,直接刊登在东南的报纸上。

在山东的李成梁接到消息,立刻一改之前嚣张的态度,开始紧张备战起来。

在带领新军扑灭了梁山的起义之后,李成梁在山东很是嚣张了一段时间。

山东士绅那点不满,在明廷三镇新军的火枪和火炮之下,也只能暂时收着。

那些不满于李成梁的山东文武官员,也对这位新军大臣恭顺起来。

接着李成梁又带着部队在山东犁了一圈,剿灭了不少路霸土匪,山东的治安竟然好了一些。

除此之外,李成梁还响应张居正的号召,积极在山东筹办新式工坊。

山东经历了各地流民起义,客观上人口减少了一些,减轻了土地的压力。

而李成梁兴办的工坊也吸收了一些人口,山东的紧张局势竟然缓解了。

一时之间,就连山东的文官也不敢反抗李成梁,开始称赞这位新军大臣文武兼备,也是经营地方的能臣。

不过李成梁还是有一块心结,那就是被东南占据的登州。

现在无论南北,都知道海港的好处。

但并不是任何海边的城市,都适合成为海港的。

深水港需要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就算山东拥有很长的海岸线,适合用来做港口的地方也不多。

登州就是整个胶东半岛最好的天然良港,如今却被东南的水师占了。

李成梁也不是没想过武力夺回登州港,但是东南军方在登州附近修建了很多棱堡,李成梁看到这些棱堡就胆战心惊,始终也不敢攻打登州。

既然登州打不下来,李成梁选择建造新的港口。

他发现李舜臣东渡朝鲜的莱州,也是一个适合建造港口的地方。

虽然不如登州港口条件好,但是李舜臣用渔船都能前往东渡朝鲜,在莱州建造船只通航朝鲜还是很方便的。

李成梁奏请明廷在莱州建造海港,并且训练水师,在这里和朝鲜通航。

张居正很快批准了李成梁的请求,而莱州在唐宋的时候就是港口,在旧港的基础上进行了整饬后,勉强也能够和朝鲜通航。

李成梁依靠莱州港,展开了对朝鲜的贸易。

但是很快李成梁就发现,朝鲜是个穷国。

朝鲜唯一能够出口明廷的货物就是粮食,还有一些高丽参珍珠之类的奢侈品,这个国家就和没有实行新政前的明廷一样,封闭又落后,内部斗争还很激烈。

但是李成梁很快发现,虽然朝鲜是个穷国,但是比朝鲜更远的倭国,是个很好的交易对象。

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倭国内各大名展开了血腥的厮杀,对于武器非常渴求。

而且倭国发现了石见银矿,手里的白银非常多。

这么说起来,当年苏泽在福建起兵,第一桶金就是利用琉球朝贡的皮,在琉球和倭国搞贸易赚到的。

而通往倭国的航线,除了从琉球登陆东南的南方航线,还有一条就是沿着朝鲜前往山东的北方航线。

其实在明廷的商队抵达朝鲜之前,朝鲜就已经在和倭国做生意了。

朝鲜国和倭国通商的口岸,就是釜山。

釜山是距离倭国最近的港口,当年蒙元从朝鲜征讨倭国的时候,就是从釜山渡海登陆对马岛,然后遭遇了“神风”而失败的。

朝鲜在十五世纪就在釜山设置了倭馆,在釜山和倭国做生意,趁着倭国内乱也赚了一笔。

只是后来整个东亚海域兴起了倭寇,大明这个爹能抢,朝鲜这个儿子倭寇也要抢。

釜山成了倭寇经常光顾的城市,朝鲜在釜山设置了水师都护府,封闭釜山港口防倭。

李成梁通过了朝鲜商人得知了釜山港之后,立刻以明廷新军大臣的命令,命令朝鲜国主开放釜山港,作为明廷和倭国贸易的中转港口。

理所当然的,李成梁将山东的老旧武器搜刮了一番,一股脑儿的运到了釜山,卖给了倭国大名的商人。

接着张居正又让李成梁在山东筹办火枪工坊和炮厂,那些质量差的火器也被李成梁卖给了倭国。

靠着这条贸易,李成梁截留了不少利润,再作为赏金发放给新军的中低层军官,牢牢的将三镇新军抓在了自己的手里。

原本李成梁在山东作威作福,日子过得好不舒服,但是他从报纸上听到了苏泽亲自前往徐州的消息,吓得立刻带兵从济州城中带兵出来,前往山东南部布置防线。

这些日子,李成梁在山东除了民政上的作为之外,也在山东南部修建了一些类似大沽棱堡的建筑。

将明廷笨重的火炮塞进棱堡中,这些棱堡虽然比不上大沽棱堡,但是依靠着棱堡的防御力,也能挡住东南的进军。

李成梁在徐州对面建造了二十多座棱堡,这些棱堡犬牙交错,扼守住了东南新军北上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