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北国内讧

吕布离开冀州大半年了,加上林墨授意郭图在封堵人言,这件事外人看来当然是翁婿两人内讧了,林墨这么做是为了稳住大局,担心诱发一系列的内忧外患问题。

曹操心中有怀疑,这很正常,因为有崔娴的存在,这个关键人物是有可能造成他们翁婿不合局面的,本来让她去北国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但是,诸葛亮可不清楚崔娴的存在,所以,消息一传到长沙的时候,他立刻就判断出林墨肯定是要对司州用兵了。

在此之前,他跟庞统的猜测是一样的,都觉得林墨会对司州用兵,只是想不到他会如何去稳住曹操,好让两方碰撞的时候,不处于两线作战的危机之中。

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了吕林内讧的事件,他便坚信,这就是林墨用以迷惑曹操的掩眼法,因为吕林内讧,曹操则不需要急着动手了,这种事情,缓一缓才会陷入更大的危机之中。

情况很明朗了,出山两年,是时候做点事情了。

他第二次去苍梧。

第一次是救吴巨,这一次是谈携手合作。

“最晚三个月后,关中十部与北国必有一场惊天大战,即时不管曹操是北上奇袭邺城或是攻克益州,荆州定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空虚,我主欲助刘琦公子重新夺回基业,还望吴侯首肯。”

苍梧县的议政厅内,从来都是不卸甲的小霸王端坐帅椅之上,冷眼看着诸葛亮胡诌。

站在武将之首的程普冷冷一笑道:“荆州现下由曹操占据,便是空虚也是有能者取之,你家刘备能取,我主亦能取!”

“德谋将军此言差矣。”

大冬天的,诸葛亮当然就不需要羽扇了,他捧着热茶缓声笑道:“世人皆知荆襄之地乃刘景升奉皇命驻守,子承父业,理所应当是由刘琦公子执掌的,此番非是我主要取,而是助公子刘琦夺回基业,名正言顺。”

“你……”程普被他怼了个语塞。

嘴上都是道理,行的却是巧取豪夺,谁不知道如今的刘琦跟邺城里那位袁家大将军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个由头罢了。

“我父亲当年被黄祖射杀,我北上如何名不正、言不顺?”孙策斜睨着诸葛亮反问道。

“吴侯,黄祖在江夏呢,是领的江夏太守,要报仇,应该是去江夏,而不是去零陵和武陵。”舌战群儒且不惧,更何况几个不善言辞的武夫,诸葛亮轻描淡写间就占领了道德高地。

孙权死后,孙策的脾性收敛了不少,都能对四大家族妥协了。

可这不代表他需要向一个初出茅庐的儒生低头,他拳头紧攥,目中带火。

这也直接让程普、韩当、太史慈他们几个怒视着诸葛亮。

还是周瑜站了出来,他笑了笑,点头道:“孔明所言在理,皇叔助刘琦公子重夺荆州,上合天理、中符道义、下顺民意,我主如何会反对,便请孔明回禀皇叔,尽可放心去取荆州便是,江东断不会插手此事。”

“公瑾……”

这话一出,程普、韩当几个老辈被吓的表情突变。

荆州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天下之腹啊,多少人对荆襄之地垂涎三尺。

别看现在孙策占据了大半个扬州,外加交州之地,可却是地处江南,想跨江进入中原成大业,荆州是唯一的出路了。

毕竟,在广陵城下死的江东子弟已经太多太多了,没有人还会把心思放在那里。

而周瑜这么一答应,不就等同于白白的把肥肉送给了刘备。

就连最欣赏周瑜的孙策也不禁干咳了两声表达自己的不满,可周瑜只是面带微笑的看着诸葛亮。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谁也别在谁的面前唱聊斋,诸葛亮当然知道周瑜不会善良到真的眼睁睁的看着刘备取荆州而无动于衷的。

现在这么说,不过是以退为进,不想做口舌之争罢了。

事实上,诸葛亮远道而来本来就只是打算说服周瑜一人而已。

人与人之间的来往,永远都是利字当头,诸葛亮如何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他轻轻一笑,道:“在下素知吴侯大志,一直想要踏足中原,我主此番不仅要为刘琦公子重夺基业,也会给吴侯一个交代。”

“什么交代?”孙策冷声问道。

诸葛亮缓步上前走到台案前,随后从衣袂下取出羊皮图纸铺开,双指并拢在地图上画了个圈,“我主助公子刘琦取回荆州乃仁义之举、顺天而为,合乎道义的,而吴侯取此三地亦是合情合理,不知吴侯可愿纳之?”

厅内众人不由都伸直了脖子看向台案上的地图,待得看清楚诸葛亮所说的地方后皆是不忿的瞪着他。

孙策额间青筋暴起,眸子如隼,择人而噬的盯着诸葛亮,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来,“你是在羞辱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