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工场转型,新矛盾显现

等到池师傅去而复返,吴远当着众人的面宣布:“工场招人先就这样,活儿大家尽量赶着做。用不了多久,就会有适当的调整。”

这话让老代暗松一口气。

更让池师傅微微汗颜。

虽然说不招人,没说是什么原因。

但当初想要招人,吴远分别跟他和老代都说了。

如今才进了一人就不招了,明眼人都知道问题出在他或者他找的人身上。

张赌棍,你特么害死我了!

“好了,大家干活吧。”

吴远说完,亲自带着仨徒弟埋头苦干。

经过半年多的磨练,赵宝俊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完成组合柜的大部分工序,只是熟练度还有些欠缺。

至于马明军,他掌握得不多。

但他所掌握的手艺,比如切板,刨板,全都堪比老师傅。

可惜对于稍难一些的榫卯结构,他就力有未逮,一脑子浆糊了。

对此,吴远不强求。

毕竟这大徒弟前世资质就如此。

不是他不努力,而是他上限在这里。

而对于朱六标,连马明军都说他脑子活,却不怎么用。

所以这俩卧龙凤雏联合起来,差不多能顶一个熟练木工。

慢慢来吧。

传道授业,本就应该拿出教自家孩子的耐心来。

要多给徒儿们一些时间。

工场里多了一位师傅。

吴远反而在工场满勤干了一周。

这一周内,工场连续交付了两单席梦思床和一单的高档组合柜。

吴远也观察了,新来的陈师傅,并不总是和池师傅扎堆凑一块,偶尔也能跟摆着臭脸的老代抽上一根烟,聊上两句。

这是个有阅历的老师傅。

既有容人之量,也有容人技巧。

所以吴远也会经常找他聊上一会,交流上一些经验。

陈师傅原本自视不低。

年龄上,他比小池年长一些。

经验上,他比老代丰富一些。

然而当他跟吴远聊了几次之后,心中那一点点的傲然之意,也消失不见了。

“想不到吴老板年纪轻轻,就能在木匠这一行当上,有如此深刻的见解。”

“我师从乔四爷,他教过我不少。”

陈师傅微微皱眉。

乔四爷那个老头他见过,人有些执拗。

对于木匠这一行当的见解,未必有吴远这么深刻、长远。

只是当下,陈师傅也没点破,一笑而过。

也正是在这一周之内,吴远连续接触了五六位其他村甚至是乡里的木工师傅。

他把组合柜的立木、横木,席梦思床的床檩,拿些样品给他们,让他们照着做一批试试。

最后从中挑选了三位师傅,和他们签订了长期的带料加工供货协议。

这其中就有钟文强的二叔钟振远。

毫无疑问,钟振远是四姐夫钟振涛举荐过来的。

但自始至终,钟振涛都没有露面。

全都是三姐夫熊刚从中联系斡旋。

确定了代加工之后,村部的工场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只要几位代加工师傅提供的半成品,与标准间的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就不妨碍后续的组装和造型。

而且由于采用了三合板贴面,原先的木板精加工,甚至是一些雕工刻工,全都简化掉了。

全都辅以统一印制的各种标贴画。

最后出炉的组合柜,省时省力了不少,而且不失高档。

一转眼,时间到了七月底,八月初。

吴远给工场的三位大师傅结算了工资,顺便也给三位徒弟涨了补贴。

“宝俊,你干得不错,补贴涨到100块。明军和老六你俩75。都有意见没?”

马明军拍着朱六标道:“师父,其实六标他,也有资格拿100的。”

“我能看不出来么?”吴远反问道:“问题是,我不光要看到能力,还得看到努力。”

“还有你明军,你多想想自己,脑子还能不能拯救一下?”

“当师父的,自然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尽快独当一面,早点出师。”

赵宝俊疑惑道:“师父,都说木匠得三年零一个节才能出师。你是不是高估我们了?”

“万变不离其宗,以后有机会做别的家具,你们仔细体会就明白了。”

徒弟们领了补贴,皆大欢喜。

吴远也趁机合了一下账。

目前采用代加工模式之后,成本反倒比之前有稍许的上涨。

但由于效率的同步提升,工场的总体收入依旧保持上涨。

只是如此以来,订单的交付周期变短,后续订单增长速度显然跟不上了。

看来靠着几本画册的和客户间的口口相传模式,已经跟不上代加工模式的需要了。

城里门面的开张,势在必行了。

为这事,不止老丈人那边一直没头绪,就连三姐夫那边也是毫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