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蔬菜公司(第2/2页)

美心到见老四,一惊,问:“老四,你干吗了,被雷劈了。”

真是大人了。家里妹妹们也都视大姐为偶像。大姐的话是必须听的。大姐甚至比妈妈还有威望。因为大姐的单位比妈妈的大为要高级的多。大姐掌握着蔬菜。事实上,自家丽上班,她便“近水楼台先得月”,进出库房时那种损坏不要、已经烂掉但还能吃的菜,她总是搜罗过来,带回家。所以家丽竟成了何家的“灶王奶奶”,总能带回来点吃的。有一次,甚至还带了蘑菇。那是老三、老四、老五生平第一次吃蘑菇。

家欢不愿意,嚷嚷道:“妈,有没有头绳。”

常胜和美心教她的多半是类似于,“吃亏是福”,“年轻人多干点”,“虚心求教”,“夹着尾巴做人”。家丽也听。

“那么短的头发,要什么头绳。”

家丽去蔬菜公司报到,分在仓管组,跟着几个老师傅先熟悉蔬菜的进仓出仓。朱德启的小姨子也在蔬菜公司,做会计。从小在朱德启家见过,进了公司,少不了去打打招呼。但家丽知道朱德启跟大老汤关系好,因此,她不能跟朱德启的小姨子走的太近。同事就是同事。师傅是同事中的重要人物。领导又在普通同事之上。进了单位,就是大人了。家丽处处留意,处处小心。

家欢只好那么炸炸着。饭前,洗手。老三又是第一个用香皂。一边洗一边说:“饭前便后要洗手。”家欢不耐烦,在后头催她,“快点,手有多大,要这么打?”家艺白了家欢一眼,把“玉兔”往她手上一递。家欢没抓住,肥皂滴溜溜滚到地上,顺着下水槽一路翻滚,扑通一声,掉进阴沟里。

“看吧。”老太太继续纫鞋边。

老三、老四同时惊叫。但已然来不及挽回。

刘妈道:“不用你说,她也会这么做,家丽这孩子心里有数,下头四个妹妹,上头一爹一娘一个老奶奶,加她八口人,都等着吃饭呢。”

气氛不好。老太太和美心已经骂了她们一顿。常胜回来,都不再提。家丽最后回来,挎着一篮子烂白菜叶子。又是她“捡”回来了。放到锅屋。手脏。去脸盆架旁找香皂。

老太太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想开点都一样,不过贴补的事,我可没说。”

不见踪影。

“时兴女拖拉机手,三八红旗手,都是风风火火的,秋芳就是太文气。”刘妈叹了口气,“羡慕啊羡慕,你看你家这老大,一眨眼就能正儿八经工作挣钱了,也能贴补贴补家里,这秋芳,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回来,就算回来,也不知道能干出个爷爷娘娘。”

问香皂呢。老二家文挤挤眼,不让她继续问。

老太太问:“那时兴什么?”

常胜抽完烟进屋,说该吃饭了吧。老太太说这就开饭。有人敲院子门。老太太嗳了一声。常胜没动,美心也跟着出去。

家丽道:“刘妈,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服从命令听指挥,让你干吗就干吗,跟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老太太正在帮大孙女缝劳保布鞋,“她啊,就是个混世魔头。”刘妈笑说:“哎呀,其实这个几个丫头里,我最喜欢的还是家丽,皮实,经摔打,到哪都不怕,到哪都拔尖,现在就得这样,哼哼唧唧扭扭捏捏的女的不时兴了。”

来者说是区商业局的同志,说接到蔬菜公司同志的举报。何家丽同志有偷菜行为,特来家访调查。

刘妈问家丽,“你在肥西都怎么表现的,传授传授经验,我也好跟秋芳说说。”

“偷菜?!”家丽筷子一放,站了起来,“我没有!”

田家庵区蔬菜公司位于淮滨商场以南,老三中附近,隶属于市商业局,是国营单位。家丽回城,调派蔬菜公司工作,街坊四邻不乏眼红者。大老汤老婆第一个不满意。一样去下放,下放一样的地方。为什么何家丽回来了,汤为民却没能回来。大老汤接到儿子的信,也急,托人询问,想要看看能否疏通关系早日回城。可是终究县官不如现管,他就算提着猪头也找不到庙门。只好干等。刘妈也着急,秋芳下放肥东两年,没一点回来的动静。丈夫还在巢湖。她一个人带着秋林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