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何家老大(第2/3页)

“说什么?”常胜不能容忍女儿这种大逆不道的言辞。

美心感慨,“妈来了就是不一样。这些日子,都不知道吃的是什么,总感觉没吃饱,我就说,别回头孩子生出来都是黄绿黄绿的。”老太太吩咐常胜,想办法再弄点吃的。

“擦干净点,嘴丫子,别沫沫渣渣的,不能有油。”常胜下命令。家丽抻袖子,嘴巴在上面镐了镐。“她又不是狗。”家丽小声嘀咕。还没到家,她就已经开始有点讨厌妈妈了。

常胜掐手脖子,“能弄的都弄了,省出来给功臣,你看我这,都是浮肿的。”

家丽胡撸一下嘴。

家丽不多说话,一个劲吃。吃了两个。老太太把盘子往旁边端端,“行了,留点肚子。”

老太太着急,“你这孩子嘴怎么这么快?!”作意要打,其实还是维护大孙女。家丽故作不知,“没注意,没守住嘴,爸,这点也太少了。”常胜怕跟美心无法交代,“都别说了,嘴擦干净,当没这事,回家不许再提不能让你妈知道。”

家丽撇撇嘴,老太太让她去洗碗。家丽倒也没说什么,闷头去干。美心啧啧称奇,“都会洗碗了。”

“走江湖的,报喜不报忧,”老太太说,“如果他算得准又能破解,为什么日本人没留住,国民党也跑了?现在是的天下,我们还是跟着走,不信什么胡瞎子,胡扯,胡来。”老太太不识字,但口才一流。常胜觉得老母亲说得有道理,无从反驳,一低头,布褡裢里的馓子只剩些沫沫了。

老太太道:“做饭洗碗打扫都会,咱们这种人家,出不了娇惯丫头。”美心说妈管人有一套。吃完饭,老太太从包袱里掏出一只银项圈,递给美心。

“算得准不准?”老太太慢慢嚼馓子,努力嚼出滋味。金贵东西,她舍不得那么快吃完。“说是日本人国民党都说准,还给过他金条。”常胜道。

给孙子的。美心为难,“还没生出来呢,谁知道是什么。”

“就是坝上算命的,说以前给日本人和国民党都算过命,来了,没人请他算命了,不过北头这些户都信。”田家庵码头在淮南的北面,码头沿岸的居民区统称北头。是淮南的发源地。

老太太说吉祥话,“不是胡瞎子都说了是男孩么,这个项圈戴正好。”常胜说妈,你不是说胡瞎子是胡说么。

家丽插话,“就是姓胡的瞎子,奶奶你这都不懂。”老太太说吃你的,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家丽只好站到一边。继续吃。

“有时候胡说,有时候也不胡说,自己要判断。”

“谁是胡瞎子?”老太太问。

家丽从厨房出来,横夺项圈,“奶奶,这不是说好了是我的么。”

“胡瞎子说了,美心这回准生男孩。”

“你不是有银镯子了?”

“我又不是没生过,怎么她生个孩子,地位就这么高。”

“项圈比镯子好看!”家丽嚷嚷。

老太太笑呵呵对儿子,“怎么,活抽抽了?给老娘和女儿吃点东西,还得避着老婆。”常胜为难,“不是避,是她现在饭量大,这又是带油的,见着了肯定不要命,我怕到时候你们摸不着。”

“项圈是男孩子戴的。”美心解释。常胜耐不住,发火,“什么都要,放手!”老太太又好歹劝,说把包里的虎头鞋给她,家丽才罢手。寻常不到九点就睡觉。今天已经晚了些。要分住处。

“就在这吃吧。”常胜坚持,“去那边,风小。”常胜指了指船塘子。到船塘子边,站定了。这是人工在河边挖出来的一小片内湖,停船用的。边沿靠着坝子,避风。淮河年年涨水,船塘子多少有点蓄洪功能。老太太掰一点慢慢吃,分给家丽一部分。家丽狼吞虎咽,她第一次吃这种油炸的零食。特别脆、香。

老太太故意说:“回到家了,跟你爸妈睡吧。”

老太太说回去再吃。

家丽死活不干。还是跟奶奶睡。老太太笑说奶奶也不能跟你一辈子。家丽说有一天是一天。进屋,躺简易木板床上,煤油灯一盏,昏沉沉的。“以后你不嫁人?”老太太嘟囔,“总得走的。”

“没哑巴。”家丽大胆反驳,她从来天不怕地不怕,“就是饿了!”她说实话。常胜才想起来手上的馓子,“刚兑的,托一个朋友才买到,吃一半。”

“哪都不去。”家丽倔强。

“吃不上喝不上。”老太太说。又对家丽,“搁家里老说想爸爸想爸爸,怎么一见到真人哑巴了。”

常胜和美心也躺下了。煤油灯还没吹。美心说尿急,常胜扶着她到院子口上厕所。进门又感觉饿了。美心摸到厨房,看还有没有什么吃的。常胜跟在后头。美心说你妈真会做,野菜都能做出肉味。“哪来的肉味?”常胜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