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二次中风的死亡率翻倍,运营官的建议(第2/2页)

实际上,一些不听劝的固执患者,很难活到第三次中风。往往都会在第二次中风后死亡,或者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

这个孩子因为摔伤,出现了颅内出血。

第一家给孩子检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不知道是因为家属不听劝,难以沟通,所以医生才不愿意多说,让家属带孩子回家。

还是那位医生无知,没能诊断出其中的巨大风险?

后来,李敬生接诊后,判断那个孩子的颅内出血另有原因。这本来是好事情。

只要家属听劝,立刻带着孩子上大医院检查,然后及时干预,防范二次出血,也许就不会发生后面的悲剧。

最可恨的是,家属没听他的劝,导致孩子死亡。

反过来还想着上他的诊所讹一笔钱。

因为他们的孩子在附属医院抢救期间,花掉了很多钱。

这个窟窿很大。

警察问这对夫妇,为什么人家阳光诊所好心提醒你们去检查,而且给出的诊断是正确的,你们却还要讹人家的钱?就算要索赔,也应该找附属医院才合理。

这对夫妇的回答真是绝了。

因为他们觉得阳光诊所的业务很好,应该赚了不少钱。小诊所容易对付一些。

大医院有保安,而且有很强的能量,不容易被拿捏。

他们听人说,只要跑到诊所闹一闹,随便就能弄到十几万。只要不讹太多钱,人家诊所一般都会破财消灾。

这两人的回答,算是把人性的恶,全给体现出来了。

良心这个词,在他们的世界根本不存在。

对于这种人,李敬生没有任何同情,该怎么弄就怎么弄。

回到诊所安抚好一众员工,他又匆匆赶回第二医院继续坐诊。不为别的,只因为那些骨伤、骨病患者,很多都是由家人抽出时间,甚至不远几百里,上千里,专程找他治疗。

不给人家治疗,他会有很重的负罪感。

……

这件医闹风波,很快就过去了。

李敬生向两个闹事的家属索赔十万元的经济损失费。当然,这是律师给出的金额。

正常情况下,并不是索赔多少法院就给判多少。

通常都会打一个折扣。

估计最终能判个五万左右就算很好了。

索赔的目的,李敬生倒不是为了钱,而是杀一儆百,防止再有人到诊所闹事。

开诊所的也好,医院也罢,这年头最恨的应该就是医闹了。

总有一些人为了利益,铤而走险。

越火的医疗机构,医闹事件的发生频率越高。

人民医院、侨邦医院这种大院,办公室、调解室,每天接待的到访数超乎想像的多。

这还是现在医疗风气得到了一定净化。

早几年,有些团伙专门靠这个发财,那真的是原班人马,全国四处做案。

人心坏了,这才是社会最大的悲哀。

李敬生的诊所经历过这次医闹风波后,很快就平静下来了。

这天,李敬生在诊所的办公室吃中餐,运营官文天齐走了过来。

“老板,有一件事情想向你反应一下。”

文天齐在阳光诊所算是上班最自由的一个人。

李敬生很重视他这个人才。

也知道他的身体有病,所以从不给他施加工作压力。而是尽可能给他最大的自由空间。

当然,文天齐也没有让他失望,线上售药业务在文天齐的运营下,节节高升。

现在一个月的销量非常惊人。

李敬生的阳光诊所能够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客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直接跃升为魔都优药公司的超级大客户,文天齐功不可没。

“天齐,有什么事尽管说。”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自从上次的医闹事件后,最近这段时间,不时有人炒作关于阳光诊所,以及你个人的负面新闻。我总觉得这事不简单。”

文天齐严肃的说道。

身为运营官,他对这些舆论信息极为敏感。

“如果对咱们诊所没什么大的影响,也就由着他。嘴长在别人身上,想堵也堵不住。清者自清,咱们做好自己的事情,这就足够了。”

李敬生非常清楚,别说是一家这么大的诊所。

就是一个人,只要与人打交道,就不可避免会有人在背后说坏话。

人红是非多。

阳光诊所的售药业务与诊疗业务,两面开花,眼红嫉妒者多得是。

只是慑于李敬生的身份和能量,那些嫉妒者不敢怎样。

“这些人故意往阳光诊所和你头上泼粪,应该不是简单的个别人员发泄不满情绪。而有可能是有预谋,有组织的负面言论攻击。”

文天齐语气凝重,表情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