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兵仙入夏 北方形势(第2/3页)

也就是说,韩信马上就会成为大夏王朝的统兵大将军。

“好啊!真是大喜事,韩将军入朝,肯定能执掌大军,所向无敌!听说朝廷要招募新兵,这次我一定要报名,最好能归入韩将军麾下!”

不少清河本地的官吏、豪族家中的子弟,只要是有些能力的人,心中都涌出了这样的念头。

有一些号称天才的子弟,实力已经达到了三阶,连武举都没有参加。

但听到韩信的名字后,甘心参加招兵,只为成为韩信麾下的兵卒!

没有别的原因,兵仙用兵,从无一败北。

成为韩信的手下,绝对没有兵败身亡,狼狈逃命的时候,光是这点,就能让参军的众多武士多出三四成的保命几率。

就如金陵高熲、刘伯温和清河的本地人所想的一样。

当王景给予足够的尊重态度后,再加上韩信本身就有加入大夏的意图,所以双向奔赴,王景邀请对方没有出现意外。

韩信家中。

王景和韩信相谈甚欢。

在韩信表示愿意为自己效力后,王景心中无比的兴奋,忍不住的大笑,笑道:“朕有韩将军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等返回金陵,朕立刻召集百官,任命将军为车骑大将军!”

“朕将来北进中原,和天下群雄争锋的大业,就托付给将军了!”

车骑大将军!

这个封号可不一般,当然,在大夏王朝内部,车骑大将军和岳飞的神武大将军地位一样,不过车骑大将军从汉时开始,便一直是各大王朝的重号大将。在不少人心中这是正统的封号。

而神武大将军听起来有些杂号的意思,不如车骑大将军意义重大。

韩信刚来,王景就准备册封对方为大将军,一如岳飞惯例。并且还要直接给他调拨大军,委以重任。

岳飞和韩信,都是历史前十的名将,但他们的性格不一样。

韩信心中的骄傲超乎寻常,历史上投奔刘邦的时候,担任校尉的官职都还因为无法施展才华而弃官而走。直到刘邦封台拜将,给他兵权,才将之招揽。

岳飞可以从底层一步步的攀升,有足够的耐心,王景任命他为大将军,他自己都推辞不受,等到立下功劳后才接过大将军之位。

换成韩信,王景敢让他从底层立功升迁试试?这么做的第二天,韩信就会因为不受重视,无法施展才华的原因消失……

只有一开始便委以重任,给以权柄,表现出足够的尊重,才能让韩信真心加入。

“多谢陛下!在下一定不会辜负陛下信任!”

韩信站起身,拱手说道,言语之中对自己有着绝对的信心。

“对了,军中爵位无功不可轻授,将军刚加入军中,朕也不好破坏规矩……以将军之能,未来必能横扫千军,公侯之位,虚位以待!”

“不,以韩将军之能,成为郡王也轻而易举……”

王景面上带着笑容,说道。

韩信虽然骄傲,政治能力负分,但经过了兔死狗烹之后,也成长了许多。

此时听到王景的话,他立刻说道:“末将初来便被陛下委以重任,授予车骑大将军之位,已经是仁至义尽,末将岂敢贪得无厌,再求厚爵?”

“更何况,军中爵位无功不受,就如陛下方才所言,末将有信心为陛下为大夏横扫中原,覆灭强敌,等功成之后,再授爵不迟!”

韩信有了教训,不会再主动向君主求着封王了……王侯之位,只有皇帝主动赐封才是真的。

臣子主动求封,那叫做胁迫!

这种冒犯君王威严和权柄的行为,没有任何君主能够忍受,从这点看,韩信后来凄惨不是没有原因。

甚至,换成嬴政、刘彻、李世民这种千古明君,都不能容忍此举。

并且韩信对于自己的待遇和能得到权柄,已经很满意了,刚才就被封为大将军,能统帅大军,如果这还不满意,怎么也说不过去。

王景哈哈大笑,对韩信的自信很满意。

岳飞韩信,两大神将在手,大夏王朝就彻底稳了,将来北进中原就算无法大获全胜,依靠两大神将的能力,也能保全大军,不至于大败。

也就是说,两人成了大夏的托底底线!

……

很快,韩信入夏的消息朝着四方传播。

这种事情,无法隐瞒,王景也没有隐瞒的想法,

反正韩信未来只要亮相消息就能传遍神州,这时候隐藏消息把韩信当成秘密武器,不过是画蛇添足,没有任何意义。

把这件事公开,还能增长大夏的威望,再加上韩信自己也不想隐姓埋名。所以消息越传越广。

等到王景和韩信回到金陵的时候。

这个消息已经传到了中原,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