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宁波内外 气数将尽(第2/3页)

杀!趁着灵火弹的爆发,夏军精锐立刻抬着云梯冲上前,准备攻城。

守护城墙的法门能挡住爆炸的灵火弹,压制元气震荡,但这就是极限了。

战场毕竟不是道家的主场。

“刀盾手举盾,弓箭手做好准备……”

好在宋军的不少将校没有丧失斗志,还在不断的指挥兵卒,补充被轰灭的缺口。

虞允文把这一切都看在眼中,眼神凝重。

眼下宁波有好几重法阵防御,再加上他以神魂统御大阵,可以据城而守,暂时挡住史万岁的十余万精锐。

但这就是他能做到的极限,等到法阵被夏军消磨崩溃,宁波只怕连两个时辰都挡不住。

“难道,真是天要灭亡赵宋么?”

虞允文心中有些悲怆。

他自持能治国安邦,也能统御大军,但有道是神通不敌天数,一个人的力量再强,也挡不住堂皇的大势。

现在,大夏倾力南下,覆灭赵宋便是大势。

若是没有一人抵挡百万大军的无边伟力,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赵宋覆灭,无法挽救。

眼下,但凡是明眼人都能看出赵宋独木难支,距离覆灭时间不远。

但虞允文心中不甘,就算知道下场不好,也要学习诸葛武侯,以血补天!

在神经无比紧张的攻城战中,双方的将校、兵卒都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厮杀中,一个时辰过去就像是过了一整天。

夏军先用投石车轰击,然后又动用耧车、冲车、架起土丘,居高临下射出箭雨,动用攻城弩、八牛弩等犀利器械。

这些器械都经过了改造铸炼,威力强大。

每次轰击,除了本身的威能外,还挟带着浓郁无匹的军阵煞气,把城墙法阵所化的屏障冲击的不断震荡,逐渐出现裂纹。

大夏军阵中,史万岁身着甲胄,手持长槊,虎目蕴含着无穷的精光,盯着城墙观察。

在他的指挥下,十几万大军就像是海中的波浪,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城墙,每次冲击城墙,都会战死一些兵卒。

不过每当损失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有下一波的人马前来接替。

攻城的频率没有丝毫的滞涩,让城墙上指挥的虞允文找不到任何可以反击的机会。

大约又过了两个时辰。

宁波城墙上方的虚空,轰然传来炸裂声,方圆数十里的元气轰然激荡,一道无形的清光屏障炸开,在炸开的同时,几道灵光飞溅而出,迅速的暗淡化成飞灰。

“好!”

史万岁猛然大笑,“第一重法阵已破,剩下的四道法阵,挡不了几天了!”

他的声音变得如同雷霆,传遍整个宁波城,

“虞允文,本将听闻你是一位贤臣名相,应当懂得审时度势,赵宋气数已尽,你若为了赵宋皇帝考虑,就应该劝他开城投降!”

“若是投降,不仅能免除城破之灾,还能保全赵家族人的性命,我主向来仁厚,绝不妄加杀戮,但若是负隅顽抗、冥顽不灵……城破之后,本将就不敢保证赵昚的小命了!”

史万岁趁着城墙兵卒震动的时候,出声劝降,同时削弱宁波城墙和城内君臣的士气。

虞允文对于第一重法阵崩灭早有预料,并没有慌乱,听到这话也只是冷哼一声。

不过,他能无视史万岁的话,有人却不敢。

宁波城内,街道上充斥着兵卒,还有不少被征召的青壮帮忙运送滚木石头,还有准备汤药,把受伤的兵卒从城墙抬下治疗。

在攻城战中,城墙的兵卒伤亡不少,冒着灵火弹登上城墙运送伤兵、箭矢的青壮,同样伤亡许多。

街道上还残留着刚扑灭的火焰。现在的宁波没有半点繁华,只充斥着森然血腥的兵火煞气。

一处暂时充当行宫的府邸内。

身穿红色常服的赵昚,一脸疲惫的坐在上首,眉头紧皱,眉宇之间蕴含着无奈、沮丧以及惊惧的情绪。

无论什么样的皇帝,在敌军精锐兵临城下的时候,都会心惊肉跳,惶恐不安。

赵昚在南宋众多皇帝中算是第一,但在整个历史的皇帝中,只能说还可以,有一些文治武功,大概和刘义隆差不多。

他这个明君,在太平时节能做的不错,但到了两个王朝争锋的生死之地,就有些不行了。

无论是胆魄还是决断,都差了不止一筹。

房间内,南宋的另外几个重臣,如张浚、赵鼎、李纲、李光等人,正在不断的讨论该如何应对眼下的形势。

赵昚没有听众人的议论,因为这几个臣子用来治理地方,梳理政务是一把好手,但在军略上面都比较一般,连虞允文都没有好办法,他们就更没有了。

“一年之间,夏军两次兵临城下!如此形势,难道我赵宋气数,真的尽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