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屈服(第4/7页)

亨利四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的目光中闪烁着愤怒,这种愤怒不是对英军舰队战败的愤怒,对此他就有心理预期了。

亨利四世猛地站起身来,双手紧握成拳,仿佛要将眼前的噩耗击碎一般,可实际上,他却恨不得把那些卑鄙的汉萨商人统统杀光。

英国辛辛苦苦攒出来的这点舰队家底,就在这群操控议会的外国商人和虫豸们的裹挟下,付诸东流。

作为英王,他怎么能不生气现在英国这种畸形的政治格局?

但很快,善于隐忍的亨利四世就放弃了“杀光汉萨商人”这个不可能实现的念头。

“那么现在明军舰队的情况如何?他们损失了多少?”亨利四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

“我不知道,只知道他们……已经登陆了。”

伍斯特伯爵吞吞吐吐地说道:“正在向伦敦方向行军……明军登陆的兵力也相当庞大,足有几千人之多,且装备精良,我们恐怕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嗯,伍斯特伯爵口中“几千人之多”这句话不用惊讶,之前就说过,现在的世界按实际交手记录来划分的话,大概能把各国战斗力和军队规模排序一下。

大明>帖木儿汗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欧洲诸国绑一块组成的十字军。

说大实话,就欧洲这些国家,战争规模真不如被大明嘲笑的日本“村斗”。

日本现在好歹有千万人口,英国现在有多少?经历了瘟疫以后,只有大概二百万人到三百万人。

直观地说,英国总人口还不如大明的军户数量多。

举个有记录的例子就知道了,亨利五世重启英法百年战争之后,投入的全部军队是一万多人,这里面还包括当掉底裤摇来的雇佣兵,当时英军从诺曼底登陆后先是攻下哈弗勒尔,接着渡过索姆河向加来进军,与“倾国而来”的三万法军在阿让库尔遭遇,亨利五世以弱胜强,因此名声大噪,被誉为欧陆一代名将。

而放在同时期的大明,别说一万人,就是三万人,你能不能当偏将都是个问题。

可是,双方加起来拢共才四万人的阿让库尔之战,已经是英法百年战争中数得上的大规模会战了。

当然了,规模小归规模小,但质量还是在线的……而且抛开军制谈规模确实不客观,欧洲诸国军队规模实际上也受到了骑士制度的限制,跟安南那种征召民夫和民兵凑个二十万大军性质完全不同。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的英军拢共就几千人,大明的登陆部队,在他们看来人数已经相当恐怖了。

听到这个消息,宫廷内顿时响起了一片惊呼声,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恐惧的情绪在空气中迅速蔓延。

亨利四世感到一阵眩晕,但他知道此时他不能倒下,他必须保持冷静做出决策。

亨利四世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然后,他转向了站在一旁的儿子亨利·兰开斯特。

“你听到伯爵的话了。”

他的声音坚定而果断:“现在,我命令你率领七千人前去迎战明军,我授予你指挥全部贵族及骑士的权力。”

闻言,亨利·兰开斯特挺直了身体,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是,父王。”

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命令:“我会尽我所能,保卫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亨利四世看着儿子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知道这场战争对于内乱不断地英国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也知道让儿子去迎战强大的明军有多么危险。

但他别无选择。

七千英军中既包含了英王禁卫军,也包含了相当部分的贵族及他们所征召的骑士。

在亨利·兰开斯特的带领下,这些之前就因为国王命令而有所准备的贵族迅速集结完毕,他们踏上了迎战明军的征程。

……

格林威治,位于伦敦东南,这片昔日宁静的土地,如今成为了两军决战的战场。

英军与明军在此对峙,双方严阵以待。

亨利·兰开斯特站在英军阵前,身着华丽的骑士铠甲,阳光照耀在他的铁甲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这位威尔士亲王目光坚定,神情严肃,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在他的身后,七千英军排成整齐的阵型,其中有相当大比例都是重装骑兵,他们手持长矛和盾牌,铠甲碰撞发出的声响,如同战争的序曲。

英军的优势在,于他们那些铁罐头一样的骑士,这些骑士身披重甲,几乎无懈可击,他们的马匹也披着铁甲,冲锋起来势不可挡。

亨利·兰开斯特知道,明军因为走海路来的,所以随船装载的战马并不多,登陆的明军只有数百骑,所以想要打赢这场战役,训练有素的骑士才是关键,只要能够突破明军的阵线,绞杀敌人的步兵胜利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