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条件(第4/5页)

明朝还稍有人性化待遇,有“侍坐”这个可选项,一般年老体衰的大臣,只要不是正式的大朝会,都有坐着的待遇,虽然通常坐的是锦墩不是椅子。

说回安南国陈朝这里,坐在陈天平下手的,就是原天长路都统、少保王汝舟,以及原三江安抚使陈恭肃。

现在王汝舟已经成了安南国的丞相,而陈恭肃,则成了副丞相。

“殿下,我认为,应该全盘接受大明的条件。”

目前陈天平已经退掉了胡氏父子建立大虞时的帝号,也不敢搞对内称帝对外称王那种内外各一套的小伎俩,所以即便是朝议,也只能被称呼“殿下”而不是“陛下”。

老谋深算的王汝舟站了起来。

他年逾古稀,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双眸炯炯有神,现在已经是安南国最德高望重的宰辅,因为在过去陈朝的时候,他就曾跟胡季犛一起侍奉过安南国的数位先帝,又亲手把胡季犛给送走了,现在论起资历,王汝舟已经无人能敌了。

而且,在陈天平继位时,安南国内的文官系统还有不少反对之声,甚至连很多陈朝的老臣也都有所保留,唯独这位老人全力支持陈天平的继承。

这虽然是来自大明的授意,但这里面,也有王汝舟自己的选择。

因此,陈天平投桃报李,给予了他丞相之职,并且陈天平始终认为王汝舟虽然年纪很大了,但脑筋清楚,在合适的时间点总能够给出合适的建议。

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陈天平还是很重视王汝舟的建议的。

但是大明的撤军条件,却有些苛刻。

之前比其他国家版本的《自由贸易契约》更苛刻的安南国版本,之所以陈天平捏鼻子签了,是因为他没得选。

如果他不签,别说回安南国当国王了,就连小命能不能保住都两说,毕竟在占城国使团伤人案里,最后被乱刀砍死的人,可多了去了。

可是现在,陈天平毕竟登基称王了,又已经履行完了对大明的承诺,割让了那么多的土地,这时候大明的撤军条件,就让陈天平有些难以接受了。

而大明的撤军条件,众臣也基本知晓了。

其他倒还好说,出钱或者是赔点面子做出有违传统礼制的事情不是不能接受,关键是其中的一条,让众臣也有些犯嘀咕。

大明要求在东都升龙府建立单独的天使区,并且要迁出那里的安南国居民,天使区由大明自行驻军保护与管理,安南国无权插手,要命的是,天使区就在离安南王宫不远处的位置。

同时,西都清化府设为不设防地区,清化港口划归明军建立军事基地,并且拆除从西都清化府到东都升龙府之间的防御,大明在相关节点进行少量驻军用以维护主要商道的安全。

清化港作为军事基地这件事,大明已经在做了,只不过是书面化一下,而设立单独的天使区和在东西都商道节点进行驻军这两件事,就让安南国众臣觉得很难办了。

而且这两件事,还是捆绑到了一个条款里的。

难办,能不能不办?

也不太行。

大明撤军在即,安南国里里外外,哪怕是亲明派,也想先把这好几万驻军给送走,不然就像是脑瓜顶上悬着一把剑似的。

而如果不同意大明的条件,这把剑会不会马上落下,谁也说不好。

大明的条件虽然很苛刻,但似乎忍一忍……也不是不可以?

“咳咳。”

副丞相陈恭肃这时候慢条斯理地开口了。

“殿下,臣有一计。”

“陈丞相快快说来!”

陈天平看着这位理论上的“同族重臣”,连忙道。

“天使区的事情,可以同意。”

还不待众臣反对,陈恭肃捻须笑了笑,只道:“树挪窝死,人挪窝活,殿下在外面数十里新建一座避暑行宫就是了。”

此话一出,众臣顿时恍然。

好计策!

如果认为大明建立天使区的目的,是为了有囤积兵力随时进攻安南国的王宫发动政变的能力,那么陈天平完全可以在外面建一座行宫而不是王宫,这样大明即便是再不要脸,也不可能再开个天使区到行宫旁边,如此一来,威胁自然就取消了。

至于陈天平为了避暑散心,特意在王宫不远处建一个行宫,大明肯定是管不着的,从华夏的历史上看,很多皇帝都有这种操作,根本无可厚非。

这样一来,天使区对于王宫的威胁,也就不攻自破了。

陈天平只需要多住在行宫里就行了。

“至于在关键节点驻军维护商道安全的事情……老臣觉得也要从两方面去看。”

陈恭肃说道:“一方面,这些关键节点的驻军,以及不能设防,确实是大明用来应对不虞之事的;另一方面,这些驻军也确实能维护商道,减少我们的压力,同时若是真有变乱发生……难道不是殿下的福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