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岁末(第2/4页)

其实解缙真想说“狗屁好时候,这是老子拿命换的”,但他不能说。

宦场上就是这样的,在退下来的老上司面前,真别摆谱,不然传出去名声就毁了,老头说啥就听着,毕竟一年也就逢年过节这么几回过来装装样子,只要不是极其过分的话,有什么不能容忍的呢?

更何况,董伦对解缙是真的有大恩。

当年解缙年轻气盛,跟都察院的二把手右都御史袁泰结了仇,然后就被老朱放归乡里,令其在家著作十年才能拔擢使用,而十年之期未到,老朱就宾天了,袁泰这时候也已经死了,解缙琢磨着跑回南京重新弄个官当当,结果被袁泰庙堂遗产的继承者给弄了,以其“赴临非诏旨”的原因,贬谪到了河州,还是董伦把他捞回来的,并且经过一番运作,让解缙成了翰林待诏。

这在庙堂里面,对于一个人,那真是再生父母恩同再造,解缙给董老头养老送终都不过分。

董老头扒拉着炉火,漫不经心地说道。

“我与方孝孺入馆阁传经史,常劝那位(建文帝)和近友诸藩王亲睦,可惜呦,人家不听……不听有什么办法呢?”

解缙附和道:“人是得听劝。”

“那你听劝吗?”董老头斜睨了解缙一眼。

解缙面不改色道:“分人,您的劝我肯定听。”

“现在辞官回家去吧,等过几年尘埃落定再出山,你还年轻,今年才三十出头,就已经正四品了,等几年回来,有机会直接就是侍郎,甚至尚书都不是不能巴望一下。”

看着董伦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解缙脸上的笑容慢慢僵硬了。

“你看你。”

董老头哼了一声,方道:“就这点城府,堂堂绯袍大员,高兴不高兴,心事都挂到脸上了,怎么,你是人家姜星火啊?你有人家那能力手段吗?”

解缙揉了揉脸,反倒不笑了,见他这样,董伦反而哈哈大笑。

十年道行的小狐狸,人形都没修炼出来呢,在他这千年老妖面前装什么高深呢,拉下脸来这就对了。

扒拉炉火的棍子被董伦扔进了炉子里,火苗迅速地攀附、舔舐了起来,没多久,就开始燃烧发黑。

“这么一大炉子火,烧的滚烫,明知道进去了出不来,还有这么多人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唉……我老了,没两年活头了,也晓得你这心气,无论如何都是不肯退个半步的,更遑论什么其他的了,但有句话我得告诉你,也是我这大半辈子在庙堂里摸爬滚打悟出来的道理。”

解缙只道:“您赐教。”

“给自己留条退路,凡事别把事情做绝了。”

也不知道对方是不是指的当下,但不管怎样,解缙闻言还是若有所思了起来。

说罢,董伦果然言而有信,不再指点解缙什么了,而是闲聊起了一些文学、学问上的事情。

“我听说,荀子要重新抬回去了,陛下很重视。”

“是。”

解缙笑道:“圣王嘛,陛下肯定是要自居的。”

董伦微微颔首,又道:“注六经那拨人,是从你负责的《永乐大典》编撰组里出去的……我那侄子如今年纪也不小了。”

解缙闻弦而知雅意,连忙道:“恩师放心,这都好说。”

董伦也不用多废话,一切尽在不言中。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解缙这头就算是拜访完了,拎着两包董伦回赠给他的礼物,走出了董伦的家。

说来也巧,竟是正好被前来慰问宿儒的姜星火给逮到了。

姜星火刚从高逊志那里出来,算是抽空亲自督工了几人各自的任务进度,顺便跟孔希路探讨了一下生物知识。

“挺尊老敬老啊,走吧,跟我再进去一趟。”

姜星火拽着解缙又进去了一趟,出来以后,今天的外出计划算是完成了。

马车里,姜星火把冻得有点发红的手放在小炉子上烤了烤,又搓了搓,随着一阵令人舒爽的疼痛感传来,手方才缓了过来。

解缙也缩在马车的靠背上,今年南京的冬天冷的不对劲儿,哪怕是穿了质量不错的棉袍,长时间在外面还是会感觉到刺骨的冷。

“这是啥?”

“糕点。”

“噢。”

姜星火不客气地把董伦送给解缙的糕点盒给拆了,拈了一块粉红色的糕点出来,塞进嘴里吃了起来,一边咀嚼还一边含混地说:“吃啊,别客气。”

解缙刚才在董伦家里没好意思吃,本来现在也不饿,但看着厚颜无耻的姜星火在那吃,自己反倒跟着咽了咽口水,于是也跟着吃了起来。

“这叫什么糕点?”

“定、定胜糕。”

解缙有点被噎着了,仰着脖子控了会儿,方才咽下去。

“有什么说法吗?”姜星火直接拿解缙当百度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