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做梦都不敢想的操作(第3/4页)

“那若是如此,是否有个更有价值的货币,便如‘新粟’一般出现,给老百姓一个选择。老百姓就会用掉旧的大明宝钞这个‘陈粟’?俺就觉得是极为可能的。”

姜星火颔首说道:“你很聪明,不愧是我的学生,就是这个意思。”

“啥?”

李景隆先是小小震惊了一下朱高煦长脑子的速度之快,随后开始了习惯性的被迫杠精。

“姜郎,若是发新的货币,表面价值跟大明宝钞相等,实际价值高于大明宝钞,那干脆直接变钞得了。”

“只是这个意思,没说要发新货币。”

姜星火给两人解释道:“你们既然都知道,想要回收纸钞,就得花钱。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可以用未来的大明宝钞回收现在的大明宝钞呢?”

隔壁密室。

朱棣以手扶额,感觉自己在经国济民这方面已经有点转不过来了。

姜星火说的话,有些拗口难以理解。

“夏卿,什么叫做——用未来的大明宝钞回收现在的大明宝钞?”

半晌,朱棣却没有等到夏原吉的回答。

撤去扶额的手,朱棣扭头看去,却发现夏原吉脸上的表情异常精彩。

恍然大悟、震惊莫名、崇拜敬仰,种种神色混杂在一起。

怎么看……怎么像没那么疯狂的道衍。

朱棣努了努嘴角,开口道。

“夏卿?”

“哦,啊?陛下莫怪,臣一时失神了!”夏原吉连忙答道。

朱棣也没责怪他,而是问道:“看夏卿的样子是想明白了,那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花金银铜,就能拿未来的大明宝钞回收现在的大明宝钞?朕不是很理解。”

“陛下。”

夏元吉眼眸的震惊之色并未消退,依旧勉力来言。

“便如二皇子殿下所说,还是劣币驱逐良币的道理,只不过是反过来了,也就是咱们发价值更高的‘良币’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让‘良币’被收藏驱逐,来回收百姓手里原本大明宝钞这个‘劣币’!”

“变钞?”

玩过了模拟游戏,朱棣对这个词产生了一些不好的联想。

夏原吉主持大明经国济民运行这么多年,他缺的根本不是经验和阅历,更不是处理经国济民事务的能力。

夏原吉缺乏的,是站立在无数巨人肩膀上形成的现代经国济民与货币理论。

而他,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被踩在脚下的巨人之一。

“不是变钞,也不需要真的发新的纸钞,只需要让百姓知道,未来的大明宝钞比现在手里的大明宝钞值钱,那么有积蓄且不想留着大明宝钞贬值的老百姓,自然会把手里的大明宝钞交出来。”

“还有这种操作?”朱棣半信半疑。

没办法,经国济民不是打仗,如果说打仗朱棣是一代宗师水平,那么在经国济民这个领域里约等于学徒水平的朱棣,显然是对任何难以理解的事物,都充满了本能的戒备与小心。

夏原吉答道:“理论上是可以的,但臣仓促间也只能想到这些,至于该如何合理地让未来的大明宝钞更值钱,回收纸钞后又该怎么办,臣暂时还没有想好。”

朱棣没有继续说什么,示意夏原吉继续听下去。

……

“发个什么‘大明国债’就完事了。”

姜星火干脆说道。

大抵知道这两人听不懂,姜星火继续解释起了这个名字。

“意思就是,国家发的有利息的债券,根据年限设置不同利息,百姓图利,就会拿手里富余的大明宝钞买大明国债……如此一来,市面上流动的大明宝钞不就少了吗?这是当下回收纸钞最高效、易行、低成本的手段。”

李景隆没有想象中那么蠢,他几乎一点就透。

“所以说,大明国债相当于新的‘良币’,有了大明国债这个良币,手头富裕的百姓就会自动地拿大明宝钞这个‘劣币’买大明国债藏起来,而用来买大明国债的大明宝钞,就被回收了!”

“可是。”朱高煦眉头微蹙,“国债到期总是要还的啊,最后国家不是相当于没有回收,还倒贴了一部分利息吗?”

“不是这么看的,其实就是打个时间差的事。”

姜星火耐心道:“之前我们以元朝的例子说明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是基于分工和交换的,而最重要的是要货币流通起来,否则就会形成钱荒。”

“这个例子是钱荒,那反过来呢?元末是货币流动性不足,现在是货币流动性太足了,足到了泛滥的程度!”

“所以便要人为地制造‘钱荒’?”朱高煦醒悟。

“对。”姜星火言道,“货币的流动性是有尺度的,在某些区间里,超过了这个区间,滥发的货币会比在正常区间里造成的通胀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