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隐情(第2/3页)

薛落卿正是查到了此事,才深知不可轻举妄动,这才一再叮嘱苏皖,务必要等他回京后,商量一下再做一步打算。

其实苏皖等人早就有些怀疑皇上,之前只是苦于没有证据,毕竟扳倒一个国公府绝不是小事。没有人在背后操纵,单凭苏老二所谓的证据,根本不可能给他定罪。

苏皖想不通皇上为何要这么做,爹爹为官时再谨慎不过,也没有支持任何一个皇子,他忠君至此,都落个这般境地,若是连爹爹他都不信任,他还信任谁?

薛落卿却看得明白,当今圣上登基后虽然还算兢兢业业,却心胸狭窄生性多疑,遭他迫害的官员却不止苏父,先皇膝下本就九个儿子,除了皇上,只有楚宴和安王活了下来。

死掉的那几个王爷,自然不乏他的手笔,薛落卿甚至敢断言,他肯定处心积虑地要过楚宴的命。

旁的不说,百野之战时将近两万士兵死无葬身之地,若非有人泄露行军布阵图,他们又岂会被人瓮中捉鳖?

没人能料到楚宴愣是杀出一条血路,闯了出来,当天夜晚,甚至潜入敌营,取了敌方将领的首级。

尽管如此,依然无法抹掉百野之战的惨败,两万战士存活下来的竟仅有一千人。

薛落卿甚至怀疑其中便有皇上的手笔,一举收回了兵权,还打压了陆太妃的母族,接连几年,楚宴连京城都不愿意回,必然也是发现了什么吧?

他早就知道当今圣上有多心狠手辣,好在苏皖尚有理智,这半年没有冒然行动,不然若是被皇上提前知晓了此事,只怕会来个杀人灭口。

若想翻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不少证据都不适合摆在明面上,若真摆了就意味着告诉皇上,你所做的我们都知道了。

他生性多疑,又岂会留他们苟活于世?

尽管恨不得亲手杀了他,苏皖还是只能竭力保持冷静,眼下最重要的是将三叔和哥哥救回来,其他的只能等以后再说。

两人商量了一上午,也没能想出个万全之策,苏皖道:“薛大哥先休息一下吧,你舟车劳顿也该累了,我们明日再商议不迟。”

清楚这事急不得,薛落卿便点了下头,苏皖想起身离开时,他却突然问道:“景王可信吗?如果有他帮忙,应该会容易很多。”

他们在朝中人手有限,就算真想做什么也人微言轻。这次护送他回来的便有景王的人。

薛落卿本以为景王已经知道了这事,今日见了苏皖才发现,她口风很紧,证据指向皇上的事,根本没有同他说。

苏皖沉默了一下,道:“我考虑一下吧。”

其实说起是否可信,如今的苏皖自然是信任他的,她却有些不想将楚宴牵扯进来,她也并非完全不懂政治,如今也猜到了皇上对楚宴的猜忌。

如果他参与进来,说不得还会惹恼皇上。

薛落卿又压低声音道:“你们既已成了亲,在皇上心中便是一体,不管此事他是否牵扯进来,不得不翻案时,他也会算景王一笔。他若能信得过,你可以同他商量一下。”

薛落卿分明是利用皇上与楚宴之间如履薄冰的关系。

在他看来,就算楚宴不可信,百野之战若真是皇上做的,景王肯定也乐意给皇上添堵,为国公府翻案时,皇上首先得承认自己当初的失误。

苏家尚有男丁,翻了案,苏翼便是新任的定国公,他所做的一切都会付诸东流,说功亏一篑都不为过,何况如果能翻案成功,对楚宴也不是没有好处。

他们既已成了亲,苏皖的身份越高,于景王也越有利,于公于私景王都会出手。

苏皖也想通了关键之处,便点了下头,“那我找个时间同他说说吧,等商量好,我再来寻你。”

薛落卿点头,起身要送她,苏皖摇头,“大哥暂时还不宜露面,就不要送了。”

清楚众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死而复活”自然需要一个契机,薛落卿便没有再送,苏皖又叮嘱了莫羽几句,让他务必护好薛大人。

莫羽低沉道:“你尽管放心,只要我莫羽还活着,就绝不会让他出事。”

苏皖自然是信他的,也没再多言,直接上了马车。

她回府后,楚宴已经从翰林院回来了。

最近这段时间,他都跟着太子太傅在编纂词典,今日还见了太子,太子是前皇后所出,母后去世后,便成了“小可怜”,如今都十七岁了,依然只领个闲职。

皇上至今不许他插手朝政,相较之下,反而是大皇子更得圣心,原因也很简单,大皇子的母族算不上多厉害,皇上用起来觉得放心。

而太子的外祖父却是镇国公。顾令寒又是他的嫡亲舅舅,偏偏他还娶了赵冉桐,皇上不打压他们打压谁?

楚宴啧了一声,懒得想这些破事,便回了府,谁料回来后,才发现苏皖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