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火器时代(第3/5页)

这里面也包含着战略之争,王安石的战略是先西夏,再图辽国,要破除两线作战的窘境。

但文彦博的战略思想,是发展内政,发展民生,加强军备,巩固对外防御,做到不惧战,然后再利用经济手段,去削弱对方,等到对方非常虚弱时,再图进攻。

张斐一看左右全是保守派的人,而且是文彦博、司马光这种老辩手,王安石有些独木难支,于是开口道:“虽然我不太懂军事,但是打仗总归是离不开骑兵,哪怕就是防守。”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王安石立刻道:“连不知兵的大庭长都明白骑兵的重要性。”

文彦博道:“我不是说要废除骑兵,而是认为不应兴马政,且应该将投入放在火器上面。至于骑兵么,可以在河北组建两支三千规模的精骑兵,用于机动,以及配合火器作战。

目前殿帅在河北采取的方式,我是非常认同的,利用皇家警察来训练骑兵,因为有些皇家警察是要时时刻刻到处巡逻,朝廷可以针对这种骑警,进行训练,此事半功倍。”

赵顼终于开口道:“二位所言都有道理,但凡事得一步步来,目前先做好防守,待国库再积累一些财富,再慢慢增加骑兵。”

文彦博他们立刻拱手道:“陛下圣明。”

当王安石看到这火器时,就知道情况不妙,因为这火炮是铜铸的,而目前宋朝的国力,还不足以支撑同时兴火器,又兴马政,这必须得分个主次,既然皇帝如此看重火器,肯定是侧重于文彦博的方案,也只能道:“臣遵命。”

赵顼又道:“如今此事都已经解释清楚,大庭长完全是出于一番好意,而这一笔钱,朕之前是算在内藏库,到时三司得将这一笔钱还给大庭长。”

文彦博立刻道:“只要大庭长拿出具体账本来,朝廷自会归还。”

张斐忙道:“账目我到时会上缴的,但这钱就算了,就当是我捐给朝廷的,其实我们这些大臣,享受着高官厚禄,理应为此出一份力,防卫敌人入侵,也是在保护自己。”

此话一出,其余人皆是尴尬。

这我们能跟你比吗?

就是再高官厚禄,也不是说,五十万贯拿出来,眼都不眨一下。

赵顼笑着点点头道:“大庭长深明大义,一心为国,朕甚是欣慰。好吧,既然大庭长如此慷慨,那就当时大庭长捐助给朝廷的,毕竟大庭长一直以来,都注重慈善,如邸报院,军器监都深受大庭长的支持,冯中丞,你说是吗?”

冯京讪讪点头,“是。”

……

这场会议,无疑是文彦博的一次大胜。

王安石对此非常不满,在散会后,他便向张斐抱怨道:“总想着坐以待对手毙,可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其实他们心里也都清楚,只因心中惧怕,故而总是为自己的软弱找借口,你等着看好了,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渐渐忘记此事,沉醉在纸醉金迷中。”

其实他这么激进,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事实已经证明,这越往后拖,越不想打,这种事要下定决心啊!

难得遇见赵顼这个比较强势的皇帝,他一直都就这一点督促赵顼,哪个中原王朝,像我们这般受尽屈辱。

一定要干他丫的。

张斐在旁默默听着。

王安石道:“你怎么不说话,你是不是也赞成文公的战略?”

张斐道:“我不太懂军事,但王学士应该知道,我肯定是支持王学士的,这肯定要打,我们都已经受够了这种窝囊气。”

王安石道:“但如今官家显然是偏向文公他们的。”

张斐道:“但是文公也只是战术上采取保守的方式,而他也不是说,要继续对外卑躬屈膝,这还是符合官家和王学士的战略目的。

咱们可以一步步来,加强防御后,我们就能够硬着腰板,去与辽国谈判,去向西夏施压,到时再采取进攻,这心里也有底啊。

要是不能防住,就大规模进攻的话,就是在赌命,而且还得先辽国妥协。”

王安石叹道:“但愿我能等到那日。”

张斐道:“我肯定等得到。”

王安石偏头看向张斐,你小子几个意思。

年轻有错吗?

……

出得皇宫,与王安石分开后,张斐并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又返回校场。

君臣二人见面,是同时松得一口气。

张斐拱手道:“陛下,臣有罪,要不是臣那回主动要求捐助陛下一些钱,就不会有今日之事。”

“怪不得你。”

赵顼一摆手,“你也是一片忠心,要怪就怪那李豹,他们每天在干些什么?”

张斐忙道:“这也怪不得李豹他们,到底监法司一直没有出手,实在是令人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