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启动(第3/5页)

张斐犹豫道:“但是上面还有一个辽国在虎视眈眈。”

赵顼激动道:“但这机不可失啊!唯有制造他们内乱,我们才会有机会,否则的话,怎么也避免不了两线作战。”

张斐沉吟少许,突然道:“之前我查阅慈善基金会的账目时,想到一个问题。”

赵顼愣了下,“什么问题?”

这话题跳跃的,他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张斐道:“不知陛下可有注意到,目前国内技术发展最快的就是笔墨纸砚和印刷。”

赵顼道:“朕倒是没有注意到,但是这与此事有何关系?”

张斐又解释道:“之所以这些技术发展的快,乃是因为报刊的出现,导致对这些商品的需求非常大,以至于商人在不断创新。

同理,对于火器也是如此,火器技术发展最快的那段期间,正好是京东东路的皇家警察拿着火器剿匪的时候。

所以,想要发展火器,必须依靠要战争,不能闭门造车。”

赵顼立刻道:“这不是这正好吗?”

张斐道:“但目前火器尚不成熟,在战场上使用的次数,那更是屈指可数,大部分将领都不会用,如果是发动大规模战争,火器帮不了什么忙,也难以发挥其优势。

但如果是小规模的战争,比如说悄悄派人进入西夏国内,给予他们内部分裂势力,提供火器支援,这样不但能够加速火器的创新和完善,同时能够摸索使用火器的战术。”

赵顼显得还是有些犹豫,为了一种武器,去放弃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张斐又道:“陛下,这种慢慢介入,情况也更加可控,无论是国内财政,还是北边的契丹人。而且,我们可以通过这种介入,将那些人从他们的少主身边,拉到我们这边来,也避免今后为他人做嫁衣,等到时机成熟,我们再出兵。

以前没有办法,只能采取羁縻制度,但是这种制度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容易出现反叛,但如今我们有了公检法,事实证明,公检法能够很很好的将异族纳入我朝,接受中央管理。”

听到这里,赵顼才有些心动,可不能再让西夏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权,今日他能够与你和好,明日也能够捅你一刀,问道:“那你的意思是?”

张斐道:“咱们还是按照原计划行事,继续挑拨他们内部斗争,同时根据具体情况,暗中出兵支持,但主要是以火器为主。”

赵顼犹豫道:“但是那火器是很贵的。”

拿着这么贵的武器,去支持别人,太不划算了。

张斐道:“当然不能用铜制的火器去打,其实上回军器监之所以给我们看铜制的,主要是确保万无一失,竹制和铁质也不是完全不能用。”

赵顼稍稍点头。

张斐又道:“现在陛下要做的,就是从京东东路调派一些擅于使用火器的将领前往熙河地区,同时在西北地区,秘密建造几个大型的火器作坊,据我所知,西北铁矿和煤矿都非常丰富。”

赵顼突然想到什么似得,道:“其实在你去河中府之前,西北曾以铸造铁币为主,当地有很多个铸币作坊,而如今那些作坊都已经荒废,可以将那些作坊,用于火器。”

张斐喜道:“这可真是再好不过了。”

赵顼又道:“不过这事,暂时还不宜让朝臣知道,你让李豹他们去安排,钱的话,朕会从内藏库调拨。”

目前朝中大臣全都将目光锁定在内政上面,这种事要让他们知道,肯定是反对。

张斐道:“这建造作坊的钱就由我来出吧,这样能够更好的掩人耳目,陛下最近已经从内藏库拨了不少钱出来。”

赵顼愣了下,道:“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张斐点头道:“这我知道,但是我家里就没有一个花钱的人,所以存了不少钱,放在那里也没啥用,我的理念一直都是要钱给用出去。”

赵顼很是欣慰道:“要是朝中权贵,个个能够如你一样,何愁西夏不灭啊!”

张斐赶忙道:“陛下过奖了,我能有今日,全蒙陛下照顾,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赵顼笑着点点头,又道:“对了,王韶的来信,还提到一点,就是这个计划,整条西线都得配合,故此,要完成这个计划,需要一个统帅。”

提到这个问题,张斐其实也很郁闷。

放眼望去,真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统帅。

不像唐朝有李靖、李绩、苏定方,一代接着一代,根本停不下来,哪怕就是在几十年后,也有宗泽、种师道,吴玠、岳飞、韩世忠这些统帅之才。

而当下是一个统帅真空期。

这也与宋朝的体制有关,培养不出统帅。

张斐思前想后,道:“暂时来说,我以为王韶最为合适,这个计划主要是分裂西夏,不是正面硬碰,种谔他们并不适合,而王韶在熙河拓边,就是玩得这一招,并且他也证明自己是统兵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