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激励法(第4/5页)

樊颙又问道:“那这新酒能不能得到激励法?”

“这得两分。”

张斐道:“纯粹是新酒是得不到的,因为好喝的酒,只是对你个人有利,对国家和官家没有什么好处。”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但是,若是你以酿酒技术去申请,则可能获得的,如果这种技术是一种突破,是能够用于其它方面的。

这在法案中写得非常清楚,激励法是用于技术创新,而不是商品的新旧。

就拿还魂纸来说,你卖还魂纸,并不会触犯激励法,但是你用还魂纸的技术去生产还魂纸,这就属于违反激励法。”

黄灿道:“这不公平,众所周知,造纸的材料,多半都产于南方,那边的商人,有着先天的优势。”

张斐笑道:“朝廷又没说不准你去江南开铺,而且,江南肯定没法诞生还魂纸,这可不是理由。”

陈懋迁问道:“不知想要获得激励法的保障,该去找谁申请,是皇庭,还是检察院?”

张斐道:“这事不归我们公检法管,看是工部,还是户部。”

“啊?”

一众商人很是忐忑地看着张斐。

商人信谁,都不敢信官府。

张斐笑道:“你们放心就是,虽然管这事的人,肯定不会是公检法,但违反了激励法,那就属于公检法的职权。

如这种事情,你们可以委托珥笔或者茶食人去申请,保留证据,若遇到问题,可以去检察院或者皇庭进行申诉。

法制之法会保障你们的正当权益。”

这就是公检法的作用,要是没有公检法,这激励法可能就会变成虚有其表,那些官老爷或者说权贵,可以直接将你的技术变成他的技术,你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公检法让许多政策,变得具有可行性。

……

而那边王安石在权衡一番后,决定还是将激励法交予工部来执行,因为他认为户部的权力已经够大,也忙不过来,反而是工部目前比较轻松,再加上工部也是与技术息息相关。

为了公布这个消息,他还特地了写一篇文章,首先,表示对于激励法的支持,工部也将会成立专门官署,来执行激励法。

同时又在文中暗示,这全都是基于我的理念,我再强调一遍,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

不但如此,他还推出一个新得观点,以义理财,以利生财。

管理和分配财富,这是得讲道义的,但是要增加新得财富,则是讲究利益,道义与否都无法产生新得财富。

这个论题,令司马光有些措手不及。

以前王安石是讲究利,而司马光是讲究义,矛盾是非常尖锐的,但王安石这么一细分,司马光就难以去反驳。

司马光讲究的道义,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剥削百姓,来获取财富,财富总体是没有变化的,只基于管理和分配。

新得财富,是创造出来的,之前没有的,这确实与心术正不正,就没有太多关系。

你就是心术不正,但你所得财富是新创造出来的,那也不会害了别人。

可见王安石还是非常聪明,凭借一张纸,他便顺利突破瓶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之前他的新政思想,已经得到很大的弱化,党争也因此弱化。

但是如今,他的新政思想在进一步得到强化,因为这与新官制是有着莫大的关系,根据改革的官制,政绩跟税收直接挂钩,而税收又跟百姓财富增长直接挂钩,而技术革新与增长财富又是密切相关,这就变成一个系统性的理念。

然而,王安石亲自下场,顿时又引爆舆论。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此事。

这又引得文人很是不爽。

为什么不激励我们写出更好的文章呢?

我们也需要激励啊!

说好的士农工商呢?

朝廷这是本末倒置啊!

还有一些权贵也酸得要命,我们盐酒特权前不久被收回,工商业却得到特权,你皇帝想干嘛。

可不能这么搞。

这破坏了阶级啊!

他们开始跟皇帝闹腾起来了。

涉及到封建阶级,这小事又变成了大事。

赵顼郁闷了,赶忙将张斐叫来。

“这回好了,闯出祸来了。”见到张斐,赵顼就是一顿埋怨。

“陛下勿忧,我已经想好应对之策。”张斐赶忙道。

赵顼问道:“什么应对之策?”

张斐道:“很简单,也给他们奖赏。”

赵顼问道:“怎么给?”

“文章。”

张斐道:“如果他们发表的文章,对国家建设有利,官家直接发赏金给他们。

而且这文章不局限于治国,包括天文地理,军事财政,学术,等等,只要他们的理论得到朝廷的认可,并且取得成功,陛下就亲自给予奖赏,就比如说殿帅的练兵法,我觉得就可以获得这个奖赏,要不陛下再额外增加一块匾额,以示对文人的看重。关于奖金的方面,可以由慈善基金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