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激活(第3/5页)

而三司方面,也需要筹备,发行税币可不是说站在城墙上,将税币往坊间撒,就算是完成任务。

要知道三司已经没了财政大权,薛向一定要强化货币权,否则的话,这三司就真的成为一个看仓库的了。

他也在积极与相国寺、马家、慈善基金会这几个大金库商量,各方该如何合作。

好在有河中府这个样本在。

合作起来也不是很麻烦。

而且这里面的合作不但涉及到税币,还包括新政内的一些金融政策。

在他们如火如荼的进行时,立法会也都在积极讨论,范纯仁、苏轼至今未有回京东东路,其实也是在等这个结果。

可是经过数日的讨论,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结果。

因为这确实不是他们擅长的。

平时口若悬河的司马光、苏轼,这回也是彻底焉了,这论来论去,自己都不知道在论什么。

哪怕是他们是在公检法的基础上讨论,也就是说他们相信公检法可以去制止,但问题是怎么去设计这个规则。

因为根据薛向说法,发行税币的多少是波动的,怎么设计这条底线。

富弼也是将京城一些司法官员都请来想办法,其中也包括许遵和张斐这对翁婿。

一番激烈的辩论之后,众人是口干舌燥。

司马光突然看向一旁的张斐,“张三。”

张斐下意识直起腰板道:“什么事?”

司马光问道:“你这回似乎没有多少见解?”

他这一问,大家都目光都看过来。

张斐愣了下,又故作一番犹豫后,才道:“我倒是有一个想法,但可能有些大胆。”

富弼立刻道:“你先说来听听。”

张斐道:“税币是多是少,其实我们这些人是很难感觉得到,真正影响到的是那些商人,商人在这方面比我们都敏感。这术有专攻,那为什么我们不求助商人。”

苏轼好奇道:“如何求助?”

张斐道:“很简单,如果朝廷要发行税币的话,由立法会来主持,然后将各行各会大富商都请来,他们都答应,那就给过,要不答应的话就不给过,反正使用税币最多的也是他们,我们立法会没有必要当恶人,也没有必要承担这责任。”

司马光吓得一惊,道:“这国家大事,让商人来决定?”

张斐道:“这是国家大事,但商人要是不收这税币,税币发得也没有意义,反而会坏事,为什么不先大家商量好。

况且,是立法会召集商人来探讨,是否允许的权力,是在于立法会,而不是在商人手里,只不过是立法会规定让商人来参与决定。”

苏轼眼中一亮,“这主意还真是不错。”

富弼点点头,又道:“主意是不错,但是施行起来,可能会很麻烦,如果是一个州县,那倒是可以这么做,但是三司使的意思,迟早是要全国发行税币,难不成每一回发行税币,都将全国的商人都给请来?还有,这人多嘴杂,各自利益又不相同,这何时才能够探讨出一个结果来。”

张斐耸耸肩,云淡风轻道:“这很简单,规定三年发一次税币,同时规定多少人赞成,就给通过。”

富弼不禁微微皱眉。

许遵见罢,立刻沉眉训道:“张三,富公问你话,你就不能严肃一点吗?肩膀抖来抖去,是给谁看的?”

张斐被骂得一愣,讪讪道:“岳父大人教训的是,小婿这是恶习难怪,但是其实小婿是非常认真的回答,行情是波动的,要准确在一个数目上立法,那是非常困难的。

而且国家、百姓、君主在税币这件事上,又是存在矛盾的,但如果恶性发展,三者都会损失巨大。

不如交给他们自己去解决,三司提出发行多少税币,为得是国家和君主的利益,如果商人能够接受,那就皆大欢喜,如果不能,那他们自己商量,我们就当一个组织者和裁决者。

就好像如今的庭审,庭长也是听证人的口供,看证据,然后依法判决,而不是自己去跟嫌疑犯斗智斗勇。”

赵抃听得一乐,“这说法倒是新颖。”

“仲途勿恼。”

富弼笑道:“我方才也不是怪他无礼,其实张三说得很有道理。”

苏轼也道:“我也这么认为,其实交子问题,就是在于百姓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这么做的话,看似让他们自己商量,但其实是立法会给予商人保障,让他们可以跟官府讨价还价,如此一来,是能够很好的阻止税币滥发。”

富弼点点头,又向赵抃、司马光、范纯仁他们问道,“你们怎么看?”

三人也都点点头。

……

立法会商定过之后,于是请来王安石、薛向商议。

王安石一听,人都傻了,“富公,让商人来决定国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