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现学现卖(第3/5页)

薛向是自信地笑道:“也未尝不可啊。”

……

那边张斐、许芷倩回到家不久,许遵也回来了,夫妻二人立刻向许遵询问缘由。

许遵也将中午发生的事,告知他们。

“为什么?”

许芷倩好奇道:“他们难道就此认输了?”

许遵抚须道:“认输倒不至于,只是说他们不愿意再公开场合,讨论这个问题。”

张斐笑道:“那他们也因此丢掉唯一取胜的机会。”

许芷倩又看向张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许遵也是疑惑地看着张斐。

张斐道:“因为官家很生气啊。”

许遵登时恍然大悟,“是呀!他们已经没了机会。”

他们之前可是要整赵顼的,如今张斐为赵顼创造出一个报复的机会,赵顼怎么可能会心慈手软。

能不能阻止,就在于这场听证会。

但那些权贵又非常心虚,因为张斐说得是事实。

……

翌日清晨。

皇庭外面兀自是人山人海,这人数比之昨天,是有过之而不及,昨日到底只是在谈少数人的权益,而今日是关于赈济政策,是关乎所有人的切身利益。

而且比起昨日,今日也是要热闹多了,因为大家都在议论昨日的听证会,有不少人也在举目四顾,寻找张斐的影子。

因为他们已经得知一些小道消息,今日可能是关于三司的听证会,可是在他们看来,检察院的听证会显然没有结束。

可惜,他们并没有找到张斐。

其实张斐已经来了,只不过被皇帝叫去内堂,陪着他一块观审。

“真不愧是张大珥笔,一个上午,就令他们缴械投降。”

见到张斐,赵顼笑吟吟地夸赞道。

张斐嘿嘿道:“其实我不过是狐假虎威,他们真正忌惮的是陛下,而非是我。”

“忌惮朕?”

赵顼只是冷冷一笑,但也没有多说什么,转而道:“朕昨日看过你递交给立法会的证据,尤其是那份关于河中府酒税的对比,真是令朕眼前一亮,也令朕对河中府的财政状况有着深刻的了解,是远胜过三司递交给朕的账目。”

“这就是我经常跟陛下提到的专业治国。”

张斐笑意一敛,正色道:“其实儒家治国和专业治国,这二者并不冲突。

就好比建造宫殿,儒家就是建造之前的规划,如规格,大小,高矮,颜色,但是在建造期间,那就不能用儒家,而是要用建造技术,只有精湛的技术,才能够建造出稳固的宫殿。

但之前许多朝代,就混淆了二者,过分去考虑规格、大小、高矮、颜色,往往建造出来的宫殿,就不是那么稳固。

比如说税收,有些时候,对于特定的情况增税,是能够有利于国家和百姓,但若是依照儒家思想,就是不能增税,找不到增税的理由。但若是分析账目,往往是能够得出增税的结果。”

这一番话令赵顼陷入沉思之中,过得好半响,他突然一拍桌子,“说得好,正是此理,以前三司在跟朕讨论财政的时候,往往都是从儒家思想来看待这些账目,这一个人一个说法,令朕也非常迷糊,朕已经打算,今后让三司和户部专门组建一个分析账目的官署。”

张斐忙道:“陛下圣明。”

赵顼笑道:“多亏有你啊!”

话音刚落,忽听得外面一阵骚动,赵顼抬头看去,但见富弼他们已经来到席位上。

赵顼不禁又向张斐问道:“对于今日的听证会,你怎么看?”

张斐道:“我听说是三司使主动要求的。”

赵顼点点头道:“他说这么做有助于,百姓更加信任税币,更利于税币的发行。”

张斐笑道:“这是对的,其实朝廷发行税币并不难,难就难在大家是否愿意接受这税币。我相信三司使一定有把握拿下这场听证会的。”

……

当富弼他们坐下时,外面也渐渐安静下来。

坐在下面的一位年轻的司法官员,站起身来,宣布这场听证会,将是审理三司的赈济政策。

至于检察院递交的法案,没说是否通过,就连是否审完,都未有给个明确表示。

这立刻引发院外的观众窃窃私语。

猫腻!

一定有猫腻!

其实谁也没有寄望于当场通过,但好歹你得给个说法,你直接跳过去,这里面肯定有不为人知的事。

这在富弼的意料之中,但他也没有办法,他必须得给对方一个机会,立刻传薛向出席。

过得一会儿,薛向带着一个副官来到证人席前坐下,那副官则是坐在他的后面,除张斐之外,其余人还是很讲究这身份地位。

副官跟长官坐在一排,几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