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事业法(第3/5页)

司马光也不管在哪里,当即就鄙夷道:“王介甫,我们同读圣贤之书,为何你就如此不同?”

王安石呵呵笑道:“这不都是让你给逼得么,你就只知道债务重组,不关心那些寄禄官,你还不准我帮他们考虑生路?”

“我……”

司马光张了下嘴,旋即沉默了。

越说下去,得罪的人越多,毕竟站在这里的全都是官员,王安石是站在大多数一边的。

文彦博又道:“让饱肚圣贤书的官员去从事买卖之事,换你王介甫,你愿意吗?”

王安石道:“救死扶伤,教书育人,我为何不愿意?”

文彦博道:“但是你得以此盈利。”

王安石马上道:“天下那么多士大夫建办学院,收取学费,这很正常啊!而且,文公莫要忘记,寄禄官所得俸禄,乃是穷苦百姓之税,相比起来,我觉得这学费要更为仁义,毕竟是自愿的。”

文彦博当即哑口无言。

保守派那边是面面相觑。

而反对派这边,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谢筠不禁道:“可是光凭这医院、学院,又能招多少人?”

王安石道:“这是能招一部分,此外,公检法不是在到处招人么?何不将那些寄禄官招去。”

司马光差点咬到舌头,赶忙道:“这……这公检法招人是比较严格的。”

王安石呵呵笑道:“河中府许多助审官,可都是随便从民间招了一些年轻学子,这能有多严格?我朝冗官本就严重,你们公检法要还四处从外面招人,反而会加剧冗官之祸,这债务重组也会毫无意义。”

司马光无言以对。

这事跟他也有莫大的关系,要不是他迟迟派不出人手,张斐也不至于就地取材。

王安石可是有备而来,又向赵顼道:“陛下,如那张庭长连文章都写不明白,却能够凭借律学天赋,担任陕西路大庭长,且又开办那律师事务所,日进斗金,以至于如今律学是大行其道。

谁又能保证,他日王五就不能凭借算学,成为计相,再不济能够获得一门生计,不至于成为败家子,亦或者街边的泼皮无赖。臣相信许多父母,会愿意出钱求学,哪怕学过儒学,亦或是进士,再学此类学问,也是极好的,朝廷现在也需要此类人才。”

这宋朝在学术方面,还是非常开放的,佛学、道学、律学、算学,都受到重视,而不是说儒学之外的学问,就是垃圾。

否则的话,张斐的法制之法,也不可能得到这么多人认同。

只是说你这学问,不能是反儒学的,那就是反主流价值观,故此法制之法也是基于儒家思想的。

“卿言之有理。”赵顼点点头,但随后又道:“但朝廷出钱建设这些事业官署,得花费多少钱?”

王安石立刻道:“这不需要多少钱,可用京东东路的青苗之利贴补。”

赵顼点点头,目光一扫,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吕惠卿他们当然站出来表示支持。

孟乾生等人则是有些左右不定,谁能想到,王安石会弄个事业法出来,说裁不是裁,说不裁吧,但又好像是让官员们自谋生路,这……!

而司马光他们虽然不相信王安石,认为这又是王安石的敛财之术,但是他们要再咄咄逼人,那会引得很多官员对他们不满,这已经是退一步。

赵顼一看大家都不做声,于是道:“此事就这么定了吧。”

……

会议结束之后,孟乾生等人,立刻围住王安石。

“王介甫,那些寄禄官去到医院,亦或者学院,还算不算是官?”

“当然算。”

王安石道:“若是不算官,凭什么让朝廷出钱,只不过俸禄方面,更多是依靠他们自己赚取。”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低声道:“如今青州财政弄成那样,不能深究啊,只能先找个地方安置他们,若有机会,亦或者他们在那里做的非常出色,还是能够举荐他们回到朝中的。”

这么一说,孟乾生他们也都点点头。

若是权宜之计,但倒是可行,毕竟他们现在是处于下风的,他们也是想拖着。

……

“真是没有想到他会弄个事业法出来。”

文彦博紧锁眉头,又道:“不过以我对王介甫的了解,这肯定是会与民争利。”

吕公著对王安石的理念并不反对,于是道:“且看看再说,如今官员们对于这个债务重组是怨声载道,要事再争下去,可能会引起许多人得不满。”

司马光也是甚感忧虑,突然问道:“富公今儿怎么没有来。”

旁边的刘述道:“好像是今儿张三又要去立法会解释那什么助审团。”

“张三?”司马光小声嘀咕一句,又道:“如今时辰尚早,我去相国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