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形势比人强(第3/5页)

王安石皱了皱眉头。

其实最初他也认为,河中府财政增长,跟他多没有多大关系,青苗钱在那里,并没有发挥他想象的作用。

他最想证明,自己的理念是同样能够成功的,但是他忽略了一点,就是那些官员是想证明青苗法胜于公检法,而不是想证明青苗法能够获得成功。

看似差不多,但在执行的过程中,那就是天壤地步。

张斐知其所想,于是道:“王学士,根据我与元学士的研究,首先,青苗钱就不太适合河中府,那里的农夫连两分利都还不上,更别说一年两期。

其次,河中府的财政就是盐政,与其花精力去借贷,就不如从盐政着手,即便青苗法非常成功,到头来,这盐钞一发,也是不够看得。”

王安石却道:“我岂不知其理,正是河中府乃是特例,我才希望离开公检法,就如现在青州的问题,这又该如何解决?税务司是鞭长莫及,而且税务司在河中府能够成功,也都有依赖于盐钞,青州虽也有盐政,但还不到解州的一成,不解燃眉之急。”

要是河中府没有盐债、盐钞兜底,在收税前,就先撒了一波钱出去,可能很多人是交不上税的,尤其是那些隐户。这样一来,地主就可以发动百姓对抗税务司。

张斐不答反问道:“如果是王学士,认为该如何解决?”

王安石道:“如今新政即便过去,也不可能在短时日内,改善财政,这就无法解决青州当下的问题,为今之计,也只有缩减开支,但这又是难以做到的,否则的话,可能如今变法的就是司马君实。”

缩减开支,不就是节流,宋朝节流的方式非常简单,就是针对三冗动刀。

王安石也知道,但阻力太大,根本就做不到。

张斐没有做声,只是笑吟吟地看着他。

王安石眯了下眼,皱眉道:“你不会是打算借机削减官员?”

“当然不是,我也无权这么做。”张斐摇摇头,道:“但是王学士你有权力这么做。”

王安石听得后半句,差点喷张斐一脸,鼓着眼道:“你这不是让我与天下官员为敌?”

臭小子,还是一如既往的面目可憎,脑子里尽想着将我往火坑里面推啊!

张斐笑道:“如果王学士是被我们逼得了?”

王安石眨了眨眼,斜目打量着张斐,突然阴森森地笑了起来,“我就知道你小子没安好心。这事事关重大,我们可得好好谋划一番。”

“当然。”

……

原本驱车的龙五计算是可以回去赶晚饭的,结果司马光、王安石的热情,导致他们只能回去赶宵夜。

好在汴京是一座不夜城,这晚上入城,也是非常方便的。

与张斐第一回来汴京一样,感觉真是两个世界。

入得城内,高文茵那社恐症顿时病发,可怜兮兮地坐在马车里面,瑟瑟发抖,不过小桃、青梅、李四他们却异常兴奋,其实他们都不太喜欢河中府那恬淡的生活。

真是太无聊了。

而此时汴京要比以前要更加热闹,是灯火通明,车水马龙,但是马车依旧能够慢步前行,而这都是公检法带来的。

因为更有安全感,不怕赚点钱,就被官吏敲诈,亦或者被抓去当衙前役,是全民都放开手脚赚钱。同时交通法,又严格规定马车和人各走其道,最初大家都不适应,但罚了十几次后,大家渐渐适应了。

回到家时,已是二更天,原本早就该休息的许遵父子,得知张斐他们今日回来,不但没有睡,连晚饭都等着的,得亏张斐早早派人来通知他们,可能晚点到,不然的话,非得担心死,毕竟张斐当初一出门就被刺杀。

见到他们终于回来,许遵他们是长松一口气,这一家人团聚可别提多开心。

之前还舍不得河中府的高文茵,这回见到穆珍他们,整个人也都放松下来,也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三个女人一桌,加上青梅、小桃,叽叽喳喳说个不听。

这边许凌霄也是抓着张斐问个不听,这两年,虽然张斐不在汴京,但处处流传着他的传说。

得到第一手消息的许凌霄,明儿就有跟朋友吹牛皮的资本。

倒是许遵没有怎么做声,默默听着儿子与女婿的闲聊,等到吃完之后,张斐又跟许遵来到书房,泡上一壶上等的香茗。

“当初你去的时候,我是担心不已,可如今你回来了,我这更是忧心忡忡啊。”

许遵放下茶杯来,是苦笑地直摇头。

张斐道:“司马学士、王学士已经跟我说过朝中的局势,岳父大人请放心,小婿已有计较。”

许遵笑道:“你能这般从容,那是因为官家信任你。”

张斐笑了笑,算是默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