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掌舵人(第3/5页)

元绛道:“欠这么多钱,怎么能乐观。”

张斐安慰道:“元学士,你不知道,这欠债的大爷,你们欠这么多钱,我皇庭都不敢动你啊!”

元绛道:“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张斐问道:“我们皇庭要动了你们,谁来还钱啊!皇庭和那些债主都会保你,欠的越多,咱就越不慌。”

元绛想了想,点点头道:“好像是这么个理。”

正聊着,那樊正气喘吁吁地走了进来,“抱歉!抱歉!让二位贵宾久等了。”

元绛笑着摆摆手道:“无妨!你这里马上就正式开门,肯定有很多事要忙。”

张斐问道:“现在店铺里面的情况怎么样?”

樊正道:“这大多数人手,我都是从河中府招的,但是账房方面,还得从京城那边调人过来,其实第一批人早已经到了,只是最初没有想到,这买卖要做这么大,去年并没有派多少账房过来,不过第二批人已经在路上,应该也是赶得及。”

“那就行。”

张斐笑道:“那咱们就谈谈今年的合作问题吧。”

樊正点点头,立刻掏出一份契约来,递给元绛,“这是我们解库铺今年推出的田屋贷款计划。还请元学士过目。”

元绛拿到手里,掂量了一下,便呵呵笑道:“这定是你委托河中府事务所弄得吧。”

樊正瞧了眼张斐,笑了笑。

元绛看向张斐,“莫不是出自大庭长的手笔。”

张斐道:“元学士方才不是说了么,我是掌舵的,我不能让这贼船沉啊!”

元绛哈哈一笑,拿着契约看了起来。

樊正没有听懂他们在说什么,但也没有去细想,在一旁介绍道:“首先,我们必须要获得军饷飞钱的业务,并且我们解库铺还会提供一点利息,使得更多士兵愿意将军饷存入我们的解库铺,再加上提举常平司投入的货币,我们解库铺就有足够货币去进行借贷。

至于借贷方面,由于乡绅阻碍百姓来提举常平司借贷,我们就打算将钱集中在屋田交易和商贷上面。不过河中府房屋借贷,相比起京城来,还款时期是要短一些,利息也稍低一些,主要是因为河中府房屋远不及京城那么贵,同时收入也远不如京城的多,故此关于田地借贷,还款期限还要短,但利息与房屋借贷差不多。”

元绛稍稍点头,突然道:“盐债抵押?”

樊正听罢,看向张斐。

张斐道:“这是我提出来的,一旦盐债可以抵押给解库铺,那么盐债将会变得更值钱,信用更高。”

元绛点点头道:“这倒是一个好主意。”

“但是。”

张斐话锋一转,“这对于发行盐债,要求就非常高,如果滥发盐债,导致盐债贬值,官府可以赖账,但解库铺可能直接就会关门歇业。如果解库铺承认盐债,就必须给解库铺调查盐债发行量的权力。”

元绛皱眉道:“这恐怕不行,解库铺到底是民间买卖,怎能让商人去干预官府运作。”

张斐道:“但是这能确保官府卖出更多的盐债,以及能够持久下去,在关键的时候,可能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樊正没有做声,其实他对此也是有疑虑的,甚至于并不赞成这么做,因为他也不相信官府,只不过提举常平司将会投入巨资,这才令他稍微放心一些,接受了张斐的这个建议。

如果元绛拒绝,他也不会感到沮丧。

元绛思索半响,权衡利弊,让他们看看账目,财政上就能多十几万贯的盐债收入,这倒也不亏,却道:“这老夫还得回去跟他们商量一下。”

张斐点点头,也不再多说,心想,你身为转运使,这种事应该是信手拈来,可也不能全都指望我们,又道:“既然说到这盐债,顺便就再谈谈盐钞。”

元绛疑惑地看着他。

张斐道:“如今已经取消扑买税,关于那些偏远地区的百姓,如何交税,是税务司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如果是收粮食,收布匹,再运送到城里来,这确实不划算。

但如果他们能够用盐钞交税的话,这就会让自主申报变得非常方便。而且税务司已经做过仔细的调查,那些偏远乡村,多半都是缺乏钱币的,所以,如果当地能够用盐钞当货币,那么对于这些地区商业发展,也有莫大的帮助,同时更方便税务司对那些地方进行收税。

我已经跟税务司那边沟通过,他们愿意收盐钞,到时元学士也就可以在那些偏远地区,推行盐钞。”

元绛点点头,又问道:“谁来又监督盐钞的发行?”

张斐道:“这就只能依靠检察院。”

“检察院?”

元绛双眉一轩,“是呀!差点将检察院给忘了。不过话说回来,这检察院是什么都能调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