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第3/5页)

⑥,蒯通言那里是风魔⑦!成也萧何,败也萧何⑧,醉了由他!

img200

【注解】

①咸阳:秦国都城,旧址在今陕西长安县西的渭城故城。百二山河:形容秦地势险要,二万兵力可抵诸侯百万(或说百万可抵二百万)。

②干戈:指战争。

③项废东吴:项,指项羽,他是秦末起义军领袖,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后被刘邦兵困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自刎于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他的败亡都是在古东吴之地。

④刘兴西蜀:指刘邦被封为汉王,利用汉中及蜀中的人力物力,战胜项羽。

⑤梦说南柯: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说,淳于生昼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驸马,在南柯郡做二十年太守,享尽荣华富贵。醒来才知是梦,所谓大槐安国,原来是宅南槐树下的蚁穴。此三句是说刘项相争,楚汉兴亡也不过是南柯一梦。

⑥“韩信”句:韩信辅佐刘邦夺得天下,后来被吕后设计杀害。兀的般:这般。证果:结果。

⑦“蒯通”句:蒯彻,曾劝韩信背汉自立,韩信不听。他怕受牵连,就假装疯癫。后韩信为吕后所斩,临刑前叹曰:“悔不听蒯彻之言,死于女子之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⑧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值因萧何的推荐被刘邦重用,后来吕后杀韩信,又是萧何献的计策。

【赏析】

元人每每如此。无名氏有《赚蒯通》杂剧,用意与此略同。元代士人在沉抑下僚、志不得伸的严酷现实面前,往往由感慨悲愤转为哀叹、虚无,历史与现实都在为种虚地中变得意义模糊了。

拨不断

布衣中,问英雄。王图霸业成何用!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①。一场恶梦!

【注解】

①“禾黍高低”二句:借用唐代许浑《金陵怀古》诗:“楸梧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是说六代豪华的宫殿如今都变成废墟,长满禾黍;昔日官僚们的坟墓上,也长满了楸树和梧桐。六代,即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朝。揪梧,塞地上的树木。冢,坟墓。

【赏析】

此曲已由一般地否安仕途进取,进而否定了一切王图霸业,仿佛是对历史兴亡的彻底虚无主义。

拨不断

莫独狂①,祸难防。寻思乐毅非良将②,直待齐邦扫地亡,火牛一战几乎丧③。赶人休赶上④。

【注解】

①独狂:自以为了不起。

②乐毅:战国时人。燕昭王时,燕、赵、魏、韩、楚五国联合伐齐,以乐毅为上将军,连下齐国七十馀城。后来燕惠王即位,听信齐国的反间计,改派骑劫接替他的职务。他只好出奔赵国,后死于赵。

③火牛一战:乐毅被撤换后,齐国将领田单用火牛阵大破燕军,一举收复了沦于燕国的70余城。

④休赶上:即不可穷追不舍。

【赏析】

该令曲借咏史以寓现实感发:以为凡事须留有地步,不可逞强太过。而过犹不及,事物有可能向其反面发展。

庆东原

叹世

明月闲旌旆①,秋风助鼓鼙②,帐前滴尽英雄泪。楚歌四起,乌骓漫嘶,虞美人兮③!不如醉还醒,醒而醉。

img201

【注解】

①旌旆:旗帜。

②鼓鼙:军中战鼓。

③“帐前”四句:写项羽被困垓下,英雄末路的情景。《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项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赏析】

此亦咏史篇,大半楚汉相争熟事。其要旨在末二句,必欲将历史兴亡一发模糊了去。

清江引

野兴二首

樵夫觉来山月底①,钓叟来寻觅。你把柴斧抛,我把鱼船弃。寻取个稳便处闲坐地②。

【注解】

①觉来:醒来。

②稳便处:安稳、方便的地方。闲坐地:闲坐着。此处“地”字为语助词,其意义相当于“着”。

绿蓑衣紫罗袍谁为你①?两件儿都无济②。便作钓鱼人③,也在风波里。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注解】

①绿蓑衣:为渔樵农夫的衣饰。紫罗袍:贵宦的象征。唐制,三品以上服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