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受命(第2/2页)



【太子跪地,膝行回到荆轲面前。

太子荆卿,嬴政野心勃勃,贪得无厌。不将天下土地纳入秦国版图,他的进攻就不会停止。不久前他俘虏了韩王,吞并了韩国。接着又分兵南下伐楚,北上攻赵。眼下,大将王翦率三十万大兵逼近漳水、邺城,上将李信已经攻占了太原、云中。赵国灭亡,只是个时间问题。而赵国一旦覆灭,秦国的下一个攻击目标,就是我燕国了。燕国弱小,虽全民皆兵,也难挡秦军锋芒。(捶地痛哭数声)燕国之祸,就在眼前了,荆卿可有救燕之计教我?

荆轲荆轲草莽之人,见识短浅,只有匹夫之勇,愿听殿下差遣。

太子此是天不灭我大燕也!(顿首)本宫代表燕国百姓感谢荆卿了。

荆轲(顿首)荆轲不敢承受殿下如此大礼,请殿下直言。

太子丹日前与田先生谋划,想请荆卿伪做我的使者,持厚礼晋见秦王。荆卿借此机会,劫持秦王,逼他签订和约,返还侵占诸侯的土地,就像当年鲁国的侠士曹沫挟持齐桓公那样。这是最好的结果,如果实现,荆卿不但有大功于燕国,而且有大功于天下。如果挟持不成,就在殿上将他刺死。秦国大将带兵在外,个个骄横专断,闻朝中有变,必拥兵自立。趁此机会,我与诸侯联合,破秦必矣!如此,则燕国百姓有福,天下百姓有福。望荆卿幸勿推辞!(以额触席,不起)

荆轲(跪在席上转了几个圈子,也以额触席)殿下,非是荆轲推辞,实在是荆轲胆气不足,剑术不精,难以担当如此大任。

太子田先生慧眼识英,言举国上下,胆气才识,无有出荆卿之右者,我不信田先生,还能信谁呢?望以燕国百姓为念,临危受命。

荆轲请殿下另寻高明。

太子荆卿难道惜死吗?

荆轲(慨然地)殿下,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注目燕姬,太子看在眼里)荆轲受殿下如此礼遇,虽万死不敢辞。反复推辞,是怕耽误了殿下的大事。

太子荆卿,您答应了?

荆轲荆轲愿意充任副使,协助正使,去完成这件惊天动地的壮举。

太子副使可由荆卿自选,但正使非君莫属。

荆轲殿下,檐下的麻雀,飞行不过几家瓦舍;田中的老鼠,活动不过几道垄沟。荆轲小国寡民,一向寄人篱下,眼界狭窄,没见过盛大场面,别说是进秦宫,就是在殿下这里,也让我头晕目眩。只怕我一进秦宫,就像出了地洞的鼹鼠,分不清南北西东。

太子(对燕姬)进酒,为荆卿把盏。

【燕姬持酒器,膝行至荆轲身边,为之侍酒。

太子本宫在城内另有豪宅一所,即请荆卿搬去居住。那里的一切,都按秦宫式样布置。(指燕姬)燕姬原是秦宫之女,曾专司为秦王梳头之职,她对秦宫中的门径可谓了如指掌。待几日本宫将她送过府去,荆卿尽可以从她那里摸清底细。

荆轲荆轲何等之人,敢居殿下豪宅?燕姬乃殿下宠爱之人,她多情重义,曾协助太子逃离虎狼之国。多年来襄助殿下,处理军国大事。荆轲若敢染指,天地不容也,望殿下勿再言。

太子荆卿,为了破秦救燕,要本宫的头颅也在所不惜,何况一宅一姬乎?燕姬,你收拾收拾,明日即过府去事荆卿。

【燕姬默然。

荆轲请殿下不要再提此事。

太子吾意已决,荆卿不必客气。(膝行至秦王偶像前,跃起)嬴政啊嬴政,我仿佛看到了你的末日!(努力将偶像推倒)

荆轲(膝行至太子身边)荆轲此身已经属于殿下,但如此大事,必须详细策划,以求万无一失。否则,无异于引狼出洞,惹火烧身。望殿下允许荆轲从容策划,万勿催逼过急。

太子荆卿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