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3/13页)

曼璐见她呆呆的不作声,便道:"妈,你先别着急,再等两天,等她火气下去了些,那时候我们慢慢的劝她,只要她肯了,我们马上就把喜事办起来,鸿才那边是没问题的,现在问题就在她本人,还有那姓沉的──你说他们已经订婚了?"顾太太道:"是呀,这时候拿什么话去回人家?"曼璐道:"他现在可在上海?"顾太太道:"就是昨天早上到上海来的。"曼璐道:"她上这儿来他知道不知道?"顾太太道:"不知道吧,他就是昨天早上来过一趟,后来一直也没来过。"曼璐沉吟道:"那倒显著奇怪,两人吵了架了?"顾太太道:"你不说我也没想到,昨天听老太太说,曼桢把那个订婚戒指掉了字纸篓里去了。别是她诚心扔的?"曼璐道:"准是吵了架了。不知道因为什么?不是又为了豫瑾吧?"豫瑾和曼桢一度很是接近,这一段情事是曼璐最觉得痛心,永远念念不忘的。顾太太想了一想,道:"不会是为了豫瑾,豫瑾昨天倒是上我们那儿去来着,那时候世钧早走了,两人根本没有遇见。"曼璐道:"哦,豫瑾昨天来的?他来有什么事吗?"她突然勾起了满腔醋意,竟忘记了其它的一切。

顾太太道:"他是给我们送喜帖儿来的──你瞧,我本来没打算告诉你的,又叫我说漏了!我这会儿是急胡涂了。"曼璐呆了一呆,道:"哦,他要结婚了?"顾太太道:"就是今天。"曼璐微笑道:"你们昨天说要去吃喜酒,就是吃他的喜酒呀?这又瞒着我干吗?"顾太太道:"是你二妹说的,说先别告诉你,你生病的人受不了剌激。"

但是这两句话在现在这时候给曼璐听到,却使她受了很深的刺激。因为她发现她妹妹对她这样体贴,这样看来,家里这许多人里面,还只有二妹一个人是她的知己,而自己所做的事情太对不起人了。她突然觉得很惭愧,以前关于豫瑾的事情,或者也是错怪了二妹,很不必把她恨到这样,现在可是懊悔也来不及了,也只有自己跟自己譬解着,事已至此,也叫骑虎难下,只好恶人做到底了。

曼璐只管沉沉的想着,把床前的电话线握在手里玩弄着,那电话线圆滚滚的像小蛇似的被她匝在手腕上。顾太太突然说道:"好好的一个人,不能就这样不见了,我回去怎么跟他们说呢?"曼璐道:"老太太不要紧的,可以告诉她实话。就怕她嘴不紧。你看着办吧。弟弟他们好在还小,也不懂什么。"顾太太紧皱着眉毛道:"你当他们还是小孩哪,伟民过了年都十五啦。"曼璐道:"他要是问起来,就说二妹病了,在我这儿养病呢。就告诉他是肺病,以后不能出去做事了,以后家里得省着点过,住在上海太费了,得搬到内地去。"顾太太茫然道:"干吗?"曼璐低声道:"暂时避一避呀,免得那姓沉的来找她。"顾太太不语。她在上海居住多年,一下子叫她把这份人家拆了,好象连根都铲掉了,她实在有点舍不得。

但是曼璐也不容她三心两意,拉起电话来就打了一个到鸿才的办事处,他们那里有一个茶房名叫小陶,人很机警,而且知书识字,他常常替曼璐跑跑腿,家里虽然有当差的,却没有一个像他这样得用的人,她叫他马上来一趟。挂上电话,她对顾太太说:"我预备叫他到苏州去找房子。"顾太太道:"搬到苏州去,还不如回乡下去呢,老太太老惦记着要回去。"曼璐却嫌那边熟人太多,而且世钧也知道那是他们的故乡,很容易寻访他们的下落。她便说:"还是苏州好,近些。反正也住不长的,等这儿办喜事一有了日子,马上就得接妈回来主婚。以后当然还是住在上海,孩子们上学也方便些。大弟弟等他毕业了,也别忙着叫他去找事,让他多念两年书,赶明儿叫鸿才送他出洋留学去。妈吃了这么些年的苦,也该享享福了,以后你跟我过。我可不许你再洗衣裳做饭了,妈这么大年纪了,实在不该再做这样重的事,昨天就是累的,把腰都扭了。你都不知道,我听着心里不知多难受呢!"一席话把顾太太说得心里迷迷糊糊的,尤其是她所描绘的大弟弟的锦片前程。

母女俩谈谈说说,小陶已经赶来了,曼璐当着她母亲的面嘱咐他当天就动身,到苏州去赁下一所房子,日内就要搬去住了,临时再打电报给他,他好到车站上去迎接。又叫顾太太赶紧回去收拾东西,叫汽车送她回去,让小陶搭她的车子一同走。顾太太本来还想要求和曼桢见一面,当着小陶,也没好说什么,只好就这样走了,身上揣着曼璐给的一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