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我就亲一下(第2/3页)

“好啊,来!”

“我都等很久了,快点!”

“后面蒙着布的那个就是,对不对?快把那块该死的布掀开,我盯了它一上午了!”

楼蒙早就机灵的让到一边去了,宋时书将蒙着布的盒子搬过来,掀开——

“哇——”

人群立刻震惊,这哪里是一件作品,这明明是好几件!

有大有小,形状也不一样,让人有点眼花缭乱,首先入眼的是一条小船,因为它的形状很奇怪。

小船并不华丽,很简单的乌篷船样式,中间细窄,两头高,高的部分也不是很宽,看起来很有种伶仃感,左边是并不太宽的小船舱,小小的圆盖,靠门的地方挂着一盏灯,宫灯样式,微斜,下面垂的丝绦微扬,荡起波浪纹,显然是有风吹过。

小船右侧是一道细瘦的少年身影,少年身着劲装,正在练剑,像是在空中跳跃腾挪后落到船上,又像是蓄完力,正要冲击腾跃,身形有一种很奇特的韵律动感,扎着马尾的布缎随风舞动,衣角轻灵,少年人看上去又帅又飒,带着无边的勇气和冲劲,仿佛下一秒就要挑战长空。

风在继续,并不算温柔,雨丝顺着风势,落到船板,落到湖面,落到少年人的发丝衣角,落在他的眉眼。

宫灯在晃,蜡烛被风雨吹打得忽明忽暗,好像下一刻就要熄灭,却始终没有熄灭,反而在某个瞬间绽放的更亮,少年人在风雨中练剑,心里似乎也完全没有停止这两个字,风不会停,雨不会停,他也不会停。

“这个少年孤单又勇敢,明明看起来环境这么糟糕……却并不让人觉得可怜, 我好像只会敬佩他,眼神跟随他,想要为他鼓掌。”

“这也是一首诗吗?是什么诗?”

宋时书:“是一首我从小就非常喜欢,来自我国古代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诗——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

这句诗并没有化用难懂的典故,也没有用很华丽的词藻,简单直白,一听就懂,可它构造出的意境感,能立刻把人拽进去,让你感受那种澎湃情绪。

“雨打不熄,风吹不灭,连绵不绝的精神和进取的锐气,好像没什么困境能难得住!”

“少年该如此,我们也该如此!”

“为什么他看起来那么单薄,没有宽厚的肩膀和厚厚的肌肉,我却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冲击感!”

“这个人好酷!我最喜欢的中国功夫,这就是吗!”

“你们不要忽略了那块圆圆的牌子啊!里面好像也在下雨!”

所有人的视线立刻被引到小船上面的圆牌上,刻的图案是似乎没有尽头的,长长的,曲折的,由近及远,看起来高处有险峰的山路,山路一阶一阶,有些湿滑,一个穿着草鞋,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手持竹杖的中年男人正在往下走,山路不宽,两侧是茂密竹林,雨丝细细打下,看起来没那么密,没那么大,营造出的环境却很危险,竹叶和山路都很亮,很光滑,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再往下走的中年男人却丝毫没有害怕,表情有一种很放松很豁达的豪情,他非常洒脱,腰间甚至别着一个精致小巧的酒葫芦。

如果说小船上的舞剑少年还有些内敛,心事不和外人说,这个圆牌的中年人就有很明显的昂扬感,看不到任何被环境摧残的不愉,对他来说这点阴天小雨一点都不重要,甚至应该珍惜享受这一刻的时光。

有客人举手,看向宋时书:“这也是一首诗吗?”

宋时书微微点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来自我国宋朝诗人苏轼的《定风波》。”

这句诗也不用怎么解释,一听就懂,中年人遇到的风雨,远远不止写实的天气,还有人生的际遇,遭遇逆境不畏惧,还能跳出来调侃,是怎样的豁达胸怀?

我们的人生里,好像都需要这种态度。

“你们看你们看,不只这两个,还有一个手镯!”

“手镯的颜色好漂亮,绿的好浓,也好鲜艳!”

“重要的好像不是这个……你们再好好看看,这几个作品的材质颜色是不是很相似,形状是不是很微妙,如果把它们拼起来……”

“上帝,好像是同一块料子!”

也不是几个作品颜色都一样,比如小船,颜色就深很多,圆牌要亮一点,上面露白,右侧太深,显得没那么均匀,但雕刻者明显有巧思,上面露白的地方做成了天空浅浅乌云的样式,右侧颜色深的地方就表现成了深山,深林,反而让这些瑕疵不太明显,不容易被看到,更像是一副深浅合宜的山水画。

最漂亮的当然就是那个手镯了,它选取了料子中最出色的部分,浓艳又通透的帝王绿,远远看上去就有荧光感,懂行的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一块玻璃种翡翠,随便去往拍卖会都要过亿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