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6章 入阵破阵(第2/3页)

但终归,还是感慨一声。

后生可畏。

即便是他在舞台上,即便是他的乐团在舞台上。

也不可能比这种更好了。

唯一能让他吐槽的,大概就是谷小白的演出形式了。

那华丽的特效,冲淡了音乐本身的感染力,让音乐在某种程度上沦为配角。

但作为一名浸淫柴可夫斯基几十年的指挥家,也没什么资格吐槽人家谷小白。

用迫击炮当低音鼓的人,也没啥资格说别人浮夸。

《小破阵曲》虽然叫“小破阵”,但是被谷小白改编得,格外的大。

前半段,只听到鼓声隆隆,其他所有的乐器,都只是配角和注脚。

但是到了后半场,一口口钟,在天空音乐厅之外浮现。

天空音乐厅里面,塞满了大大小小的鼓,虚空悬浮,缓缓旋转。

每一声鼓声,传来的方向都各不相同。

下方的观众们,冷不丁被吓上一跳,像是置身战场之上,兵荒马乱,目不暇给。

临场感十足。

而钟声,在天空音乐厅之外传来,在高速飞行的情况下,钟声变调、拉长,变得诡异而奇特,甚至带点阴森。

像是生命在消逝,像是敌人在哀嚎。

一向以宏大、光明、震撼而示人的钟鼓之琴,被用来营造这种诡异、凄厉、惨烈的气氛,也是让人想不到的。

谷小白真的是声音的大师,什么样的乐器,在他的手中,都能玩出花来。

入阵,破阵,钟鼓之琴齐出。

单纯从音乐本身来讲,这首《小破阵乐》,是这场演出之中,最震撼的一场了。

那种纯粹来自听觉感官的刺激,就算是捂着耳朵,都向人的耳朵中猛钻。

……

东城,东原大学附近不远处,邹老的家里,赵兴盛和邹老两个人坐在沙发上,观看着谷小白的演出。

邹老的家面积并不大,是一座老旧的,极有年头的小楼中普通的一户。

这栋建筑,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苏式风格。

几十年前,这栋楼是苏方专家教授居住的地方,那也算是顶级待遇。

但搁到现代,已经算是“老破小”一类的房子了。

只是,这栋楼上,却住了许多东原大学大师级的人物。

你在这栋楼前,遇到一个出门丢垃圾的老人,或许就是某个院士。

邹老的家里,装饰风格也非常朴实,客厅里只有简单的家具,并不是什么古董或者贵重木材。

赵兴盛第一次来这个房子的时候,就是这模样,现在还是这个模样。

似乎几十年都没有变过。

只有墙壁上挂满了字画,以及字画的落款,以及那一柜子一柜子的书籍,才让人意识到,这是一个真正的“书香世家”。

客厅里,电视上播放着转播的画面,爷俩谁也没说话,看的入神。

其实谷小白曾经打算赠送邹老和赵兴盛两个人票,毕竟天空音乐厅的票其实非常多。

只是邹老最近的精力不太好,大概是因为操劳过度的缘故,前段时间生了一场病,现在身体还没有恢复。

赵兴盛干脆来陪着他一起过节了。

此时,邹老看了一会儿,身体有点乏了,活动了一下手脚,看赵兴盛眼睛都直了,摇头笑道:“兴盛,你是不是后悔今天陪我在家里,没有去看小白的现场演出了?”

“啊……没有。”赵兴盛下意识地回答,但是依然盯着屏幕,目不转睛。

事实上,研究音乐史及乐器史的人本就少,而在这些里面,大部分都是以研究文物的方式,来研究古代乐器,进而间接研究音乐史。

赵兴盛大概是这个领域里,最擅长音乐的一个,他的研究方式,更像是从音乐本身来研究。

曲谱的演变,古代的曲谱复原,各种技法……

在遇到谷小白之前,他的领域,能够利用的资料非常少。

而遇到谷小白之后,他从自己独特的领域发力,虽然经常被人吐槽为“将谷小白的研究理论化”,但在自己的领域里,却已经成了开创性的大师,发了许多重磅级的论文。

对他来说,迄今为止,《小破阵乐》,大概是最具历史价值的音乐。

不能在现场看,当然很遗憾了。

但是他能怎么办呢?

自家的师妹,邹老的女儿菽儿,放假之后,就和老公一家去旅游去了,大概要过两天才能回来。

而现在的新小师妹,好像跑去和某个男孩子去玩了。

什么叫女大不中留?这就是了。

其他人,也都各自有自己的家庭,仔细想想,似乎也只有自己是个闲人单身汉。

这种时候,怎么能没人陪自己老师呢?

没办法,只能自己来陪着老师了。

总不能把老师一个人丢在家里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