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蒙古联合,冲击呼伦贝尔(第3/3页)

这个数目听上去是有点吓人,实际上也就这么回事。

这里大部分的骑兵,就是瓦剌各部族的草原民,骑上马就算,年纪小的可能就十三四岁,年纪大的已经六七十了。

原本蒙古人的募兵制是两丁抽一,三丁抽二,而这次为了对付势大的明军,实行了一户抽一的政策,可谓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马哈木带领大军出征,为了防止自己老家被晋王偷了,因此让自家的族人进行更远的迁徙以此躲避明军,而他跟其他两位首领则从另一侧出发,前往呼伦贝尔。

这次大家首先的目标就是正在呼伦贝尔肆虐的大明秦王。

呼伦贝尔是蒙古族的圣地,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他们都要抢夺回来。

在这个时候,已经是到了七月下旬。

因为大明禁运的关系,导致现在的草原人非常的缺乏粮食,武器,药材等各类必需品。

如果这次不能从大明的手里夺取到足够的物资,那么今年的冬天就很难过了。

在草原上,草原各部族的信使要比明军更为快捷。

因为他们传递消息的信使,都是一人双马,日夜不停,睡觉也是在马背上。

在呼伦贝尔的朱樉,这个时候还不知道已经有几十万的骑兵正在向自己围剿而来,依然还在不断的或抓捕,或杀戮草原牧民。

已经抓到了数万人的朱樉,并没有像朱棣一样急着押送到大青山去修建城池,而是把他们关押起来,供自己取乐。

每天盛行的篝火晚会,都会丢入大量的尸体。

仅仅只是半个月的时间,就消耗了一万多的牧民。

最后还是在副将劝说,这样死人太多,会让陛下不喜,这才停手。

然而这个时候,几乎呼伦贝尔的草原贵族,已经差不多被朱樉全部杀死了。

朱樉杀人的时候,完全就是盯着草原贵族去杀。

按照大明对草原的计划,是要改变草原社会的阶层结构,朱樉认为自己不过是用了最为快捷的方式罢了。

也是因为大量的草原贵族死亡,导致朱樉关押的这些俘虏反而没有产生太大的暴动,因为他们的领头人几乎被朱樉都给杀死了。

底层的草原百姓,很难起到带头的作用。

便是朱樉准备把剩下的俘虏送去到大青山之际,他就收到了消息,在远处布防的将士,遭受到蒙古人的突袭,损失惨重。

朱樉没有按照父皇的要求,实行万人配置,而是三四千人的据点布防。

也是因为这样,导致数千士兵们在面对数万乃至于十数万骑兵的冲击时,即便是有火炮,火铳,也无法抵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