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准备召开全国第一届将领大会(第3/3页)

剩下的就是民兵了。

这些大多数是地方势力合法建立的非常规兵种。

后世叫民兵团,现在称呼为义勇军。

西北地区有土兵,云南地区有苗兵,狼兵等土司兵,还有比如少林寺的僧兵,采矿的矿兵,盐司的盐兵。

他们不在军户体系中,但有战事也可征召,平时操练由各自出钱粮,没有军饷,但立下军功也能得到封赏。

还有水师。

这一块跟卫所差不多,先前朝廷不重视,现在随着海贸发展逐渐扩大,已然有超越地方军的声势。

水师目前总兵力在二十万左右,朱英准备扩军到五十万。

也就是比现在翻个倍还要多。

之所以需要如此多人,自然是关乎到大明对海上的掌控。

水军跟陆军不同,很多陆军并不能直接当成水师,否则就会出现当初蒙古人征讨倭国的情况。

蒙古人那个时候,直接就是将不懂水性,晕船的士兵硬塞上船,强行征伐。

这样士兵在抵达目的地时候,战斗力严重下滑。

所以朱英要召集的水师,首先就是要懂得水性,并且培养一定的海上应急知识,比如遇到风暴时的紧急应对演练,接舷战的操练等等。

朱英对军队的改制,主要还是集中在京军这块。

地方军目前虽有很多改革下去,但屯田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粮食的问题,也是目前大明需要考虑的问题。

直接取消卫所制那是傻子才会干的事,要知道在卫所中,除开士兵外,还有大量的军户。

目前大明外卫总计有三五百出头外卫,千户所两千五百余。

当然,不是所有卫所都是满员编制五千六百人,但这也有将近两百万的数目了,加上军户一起,超七百万人。

他们的生活都依赖于卫所制上,贸然进行大的改革,极大可能会让大明全国动荡。

这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至少目前在朱英的不断干预下,卫所里已经不再像是从前那样贪腐横行,军户的生活好了许多。

“殿下为何皱眉,可是有什么烦恼之事。”陪在朱英旁边的徐妙锦柔声问道。

他看到朱英有些出神,而后眉头微皱。

朱英有些郁闷的说道:“我准备召集大明所有千户开一次军中大会,可是这其中至少有千人参与。”

“届时开会,我岂不是要扯着嗓子大喊,让人传话也太过于麻烦了些,很耽误事。”

这就是没有喇叭的痛苦了。

徐妙锦闻言开口说道:“我这里倒是有些想法,先前未入宫时,我经常去戏园子里听戏,因女眷的关系,只能是在楼上的包间,离得比较远。”

“大的戏园子里头一场也有数百人,多时过千,那些戏子也不是扯着嗓子大喊,我却能听得清楚。”

“或许可以参照一番。”

朱英闻言眼睛一亮道:“好想法,明日我便去瞧瞧,如若可行,则将东宫改造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