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把北元王朝发展成佣兵帝国(第2/8页)

“可为什么你要如此的扶持草原呢。”

“我很奇怪,当初提出禁运的是你,现在又扶持草原的是你,你就不怕待我北元再度雄起之后,入侵中原吗。”

“有些事情,哪怕我是北元皇帝,也不见得能够决定所有的事情。”

额勒伯克这番话,可谓是真正把心里的想法全部都说出来了。

站在皇帝的层面来看,北元这次占据了足够多的好处,他觉得燕王朱棣虽然很重要,在跟大明太孙有矛盾冲突的前提下,是并不值得这么去是做的。

游牧民族的性格,大家心中都十分的清楚,一旦有所崛起,必然会入侵中原。

确实是想不明白大明太孙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朱英没有直接的回答,而是看向远方,声音悠悠的问道:“可汗你看,这草原大吗?”

额勒伯克不知道大明太孙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便也只能跟着回答道;“大,很大,一眼望不到边。”

朱英笑了笑:“在我看来,很小,小到一个北元不过一两百万人,就有些装不下了。”

“成吉思汗当年的地盘,那才叫足够大,现在的瓦剌,东察合台汗国,金帐汗国,还有如今的帖木儿,再往前看看,还有更为辽阔的疆域。”

“以草原的实力,以大明的实力,疆域不应该只有这么一点的。”

“可汗你说,如果当初的蒙元王朝,有着现在大明这般的繁荣,会不会有可能呈现出成吉思汗当年的盛况来。”

额勒伯克没明白朱英要表达的意思,便就顺着话说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想很有可能会吧。”

其实额勒伯克没有说,在他的心中,面前的大明太孙,就是类似于成吉思汗的存在。

朱英继续道;“今日的谈判,对于北元是极为有利的,我自己也非常清楚。”

“但是我想要的,是大明跟北元的合作。”

“如今的大明,是当今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家,不管是在军队上,政治上,制度上,还是百姓的生活上,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相提并论的。”

“北元最为强大的地方,就是骑兵,但是随着我大明的火铳不断提升,往后草原骑兵再想入关,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的事情。”

“往后不提,至少在我即位之后,就不会再有这个可能。”

听到这里,额勒伯克也表示默认,虽然不想承认,但朱英的话确实是如此。

朱英接着道;“草原上如今的人口,其实已经完全的超越了草原的承载,这一点在当初我还干群英商会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

“如果我想拖死北元,只需要五年的时间进行禁运,那么北元必将承受内乱,从而导致颠覆。”

“只是说混乱的草原对于大明并没有太大意义,更何况可汗跟我还有爷爷之间,也算是极为相熟。”

“在海外,在倭国,在安南,占城,曾经忽必烈都没有拿下的地方,现在大明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或许只要我一道令旨过去,就能让他们轻送易主,归顺大明。”

“草原对于大明而言,耗费了太多的兵力了,全国四分之一的兵力,几乎都是在边关防备草原,这对于大明向外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假若,北元真的可以跟大明合作,那么大明就可以抽出更多的兵力,向南边进行扩充,而北元也可以向北,向西,征伐到更多的疆域。”

“我大明打不过去,难道你北元就能够打进来吗。”

“我等两国,何必要浪费在彼此的消耗之中呢。”

朱英的意思已经是非常明显了。

但是他现在自然不能说出关于黑土地的事情。

涉及到黑土地,只能是先把北元这边全部稳下来之后,也要尽量的去隐瞒才行。

后期自然会知道,不过那个时候,北元这边应该没有翻脸的可能了。

不只是在黑土地上,朱英其实还有一个更为长远的规划。

只是额勒伯克来说,好像还不能明白朱英的想法。

微微沉默了一下,额勒伯克问道:“对于现在的北元,我实在是想不到有什么好的合作方式。”

“主要是目前无法有稳定的掌控,若是有什么好办法,还请太孙指教。”

说完之后,额勒伯克躬身作揖。

即便是面对比自己小一个辈分,更加的年轻的大明太孙,额勒伯克表现得很是谦虚。

当今天下,但凡是挨着大明的国家,谁不知道如今大明的繁荣,就是面前这个刚刚达到及冠之年的太孙所一手缔造出来的。

群英商会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是个传奇了,现在的大明,更是传奇中的传奇。

遍数历朝历代,如今大明的综合国力,怕是已经稳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