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夷三族(第2/3页)

半个时辰过去,越来越多的人被抓捕,这个时候的族长,拿着一个黑色的包裹,是方才他让族人去拿的。

“官爷,这里是村里头的一点儿孝敬,此番劳烦官爷们了,便就请官爷们喝茶。”

“老头儿方才看了看,这已经抓上的,都是侯子坚的亲眷了,其他的,也都不再了。”

听到族长的话,为首的卫所军官接过包裹,沉甸甸的,打开一角,里面尽是些宝钞银两,还有部分的金银首饰。

对此武官比较满意,便就开口道:“行了,这名单上的人,基本上都抓起了,弟兄们可以回去了。”

随后又对族老说道:“明日午时三刻来送行吧。”

族长跪倒在地,高声道:“谢官爷恩典。”

武官看了看被抓的人,大约有两百多,也就达到交差的标准了。

别看诛连很是吓人,其实落实到地方后,除了直系亲属外,多数都是能够逃过一劫的。

而且如果没在的,跑了的,一般都不会说去追究。

但是自个得改名换姓。

这也不可能说会有验明正身之类的,在没有照片的年代,户籍就是一切,消了户籍,就相当于死了,只要人数能够对上就行。

这也是为什么在很多历史朝代上,本来被诛族的人,还会出现后代复仇。

能够提前得到消息,逃走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不过逃走的人多了,官府这边也不好交代,便就会下海捕文书。

只要差不多,就差不多吧。

京师这边,关于侯子坚的一切,很快就调动了出来。

其实被处死的,不仅仅是侯子坚。

包括侯子坚所在的千户所,尽皆被灭了。

这里才是大头。

因为除掉卫所的军士,军户们也没能有活着的,那些随同行刺的,自然多数都是千户所的人。

肯定有许多提前跑路的,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朱英听着老爷子下谕旨,可诛连这样的刑罚,在当今是不可能说取消,尤其是涉及到皇室。

斩草除根,是一个关键。

心不狠,当不了皇帝。

侯子坚的事情,可以说是一个小事,只要暴露出来,在如今的大明,都算不得什么。

还是要揪出幕后的人才行。

很快就有秘密的调查人员接到密令,开始暗中查探。

能够有些用处的,目前还只能是锦衣卫这边。

毫无疑问,蒋瓛的压力是最大的。

毕竟他现在是锦衣卫的头头。

这一次,关于遇刺的消息,朱英也并没有说瞒着,直接就在京师邸报上刊登了出来。

一时间朝野上下,风云变幻。

这么大的事情,当京师的百姓知晓后,顿时就形成了很大的舆论风波。

当然这个风波,主要是声讨刺客。

“咱们好不容易才赶上好时候,过上点好日子,这是哪个挨千刀的王八蛋,竟然要干出行刺陛下这样的事情,简直罪该万死。”

“若是让我知道是谁干的,我必定要上门将其抓起来送给官府。”

“嘿,说得好听,可是为了悬赏吧,这邸报上可是说了,若是能给出有用的线索,赏宝钞百贯,若是能有凶手的消息,赏宝钞千贯。”

“若是能直接抓到幕后真凶,赏宝钞万贯,我滴个乖乖诶,这要是抓到凶手,岂不是直接就发财了。”

“可别想了,这要是能有什么线索报上去就行,不过我可得跟大家伙说啊,莫要胡乱去报,若是证实是假消息,可是要挨那杀威帮的。”

议论纷纷的,终究还是关于邸报上的赏金。

朱英之所以要把老爷子遇刺的消息刊登在邸报上,也是为了给这幕后之人压力。

算是个小离间计吧。

说不准就有人眼红这赏金,给官府提供消息了呢。

在利益的驱使下,还真就说不准。

不过一连十多天,也没有什么任何的发现。

狄玉森那边依旧在不断的排查,不过蓝玉已经没有跟着了。

他实在不理解,狄玉森一文人,哪里有这般好的耐性,每天干着同样的事情,早出晚归,天天苦思冥想,却没有半分收获。

在跟了三天的时间后,凉国公帮助狄玉森查案的消息,也在整个京师勋贵里传了开来,索性蓝玉就懒得去了,派了自己的亲卫随同。

朱允炆自从上次见识过大兄还有皇爷爷的筹谋的风采后,对于读书的心思,就更加浓厚了。

现在的朱允炆,已经不再只读儒家的经典,包括其他的一些教义,还有典籍,都会开始读书。

这也是朱英教他的,作为未来的藩王,不要被一家之言所束缚。

从来没有说哪个更好用,最为关键的还是在于法度,即是律法。

律法严明,才能百姓安定,反之则只有混乱。